网站首页 产经 > 正文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息妫简介,息妫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息妫(gui 第一声 与“归”同音),春秋时期陈国人,生卒年不详。
2、陈国先祖曾为舜的后裔,世居妫水,后以此为姓,文王灭商后被封在河南舞阳一带。
3、息妫应为陈国公主,无名无字,嫁息侯而称息妫。
4、这是春秋的礼制。
5、 息妫事迹,所述颇丰,然多不可考。
6、如说她貌美如花:“目如秋水,脸似桃花,修短适中,举动生态”,却不知见于何书。
7、从能查到的典籍考证,她天生丽质当属事实,但美到何种程度却不得而知。
8、后人对她美貌的想象,多来自两个史实:一息候、蔡哀候、楚文王曾为她争风吃醋,大动干戈,最后导致息国的灭亡。
9、二文王死后,其弟斗元在她寝宫外筑台歌舞,日夜挑逗,后终因她失位丧生。
10、 两件事都见于左传,后人多以左丘失明,所作多伪,尤其是息国故人所撰县志,称息妫被掠后,三年不语,终于趁文王田猎之机,与息候私会,双双殉情,后人在其殉情处植桃花,建桃花夫人庙以记念她。
11、这种说法源于汉阳的民间传说。
12、汉刘向《烈女传》上说,楚文王灭息,虏获息君夫妇,息夫人自杀,息君亦自杀,国破家亡之时双双自尽。
13、 更为奇妙的是《吕氏春秋》记载说,楚文王欲取息、蔡,先佯和好蔡侯,与其谋取息。
14、蔡侯说:“息夫人,吾妻之姨也。
15、吾请为飨息侯与其妻者,而与王俱,因而袭之。
16、”楚文王依计照办,遂取息。
17、“旋舍于蔡,又取蔡。
18、” 同一件事而有多种版本,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19、所谓兼听则明,多收集,才能综合取舍。
20、从上述记载至少可推断以下事实:一息夫人很美;二息国为楚国所灭;三蔡候在其中发挥了作用;四作为受害者的息夫人遭遇为后世同情。
21、 然而,问题却并非这么简单。
22、息妫与蔡妫同为姊妹,蔡候招待息妫时她也应在座吧,为什么她没什么反应呢?既为姐妹蔡妫何以未以美貌传世,楚文王既灭息掳息妫,何不趁势灭蔡而收蔡妫呢?《左传》庄公十年记载: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
23、息妫将归,过蔡。
24、蔡侯曰:“吾姨也。
25、”止而见之,弗宾。
26、息侯闻之,怒,使谓楚文王曰:“伐我,吾求救于蔡而伐之。
27、”楚子从之。
28、秋九月,楚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
29、 左氏在行文间应该有对息候的责难吧,孙武三十六计假道伐虢中就引用此事,意为息候引狼入室,有自食其果之意。
30、试想,蔡候如何不敬,而令一个男人认为受到污辱?酒宴之上,语辞狭邪,小偷小摸,至多搂搂抱抱吧。
31、息妫却无说辞传世,她是胆小害怕,还是碍于姐姐的情面?春秋时盛行嬴妾制,姐妹同事一夫的现象相当普遍;况且当时女子地位低下,蔡候当然不会只有蔡妫一个妻妾,蔡妫想投其所好还来不及,怕是不会对丈夫酒后乱性有什么异议吧? 但息妫却并非没有口才,庄公十四年:“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
32、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楚子以蔡侯灭息,遂伐蔡”。
33、面对质问息妫应对委婉得体,颜面尽顾,由此可以大致推想,息妫在蔡被戏弄时只所以忍而不发,是有所顾忌。
34、 她顾忌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息候的名誉,二是蔡国的国力。
35、息侯的先祖子羽据说是文王的三十七子,不知是因为庶出还是无一寸战功,被封到远离中原的息地。
36、而蔡侯的先祖则不同,蔡叔度是武王的同母亲兄弟,据《史记》管蔡世家记载:“武王同母兄弟十人。
37、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
38、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焻季载。
39、……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
40、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
41、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42、” 最先,武王把蔡叔度封在上蔡,管叔鲜封在郑州的管城,让他们协助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治理殷民;叔旦被封在鲁国,史称周公。
43、但武王死后,他的儿子成王太小,周公旦摄政,管蔡二位以为周公要争天下,就合谋造反。
44、被周公击败后,管叔被杀,蔡叔被流放,“与车十乘,徒七十人从”,这也是周公英明之举吧,造反一定要杀头,但因为他是摄政,二人造反因他而起,若都一起杀掉,会给人灭口之嫌,当然也就起不到惩前毙后、治病救人的效果了。
45、 蔡叔死后,他的儿子胡温良恭俭,周公赶紧向成王提议,让他到鲁国做官,结果鲁国大治,于是又重把胡封到上蔡,是为蔡仲,以奉蔡叔之祀。
46、蔡仲死,子蔡伯荒立。
47、蔡伯荒卒,子宫侯立。
48、宫侯卒,子厉侯立。
49、厉侯卒,子武侯立。
50、武侯卒,子夷侯立。
51、夷侯卒,子厘侯所事立。
52、厘侯卒,子共侯兴立。
53、共侯二年卒,子戴侯立。
54、戴侯十年卒,子宣侯措父立。
55、三十五年,宣侯卒,子桓侯封人立。
56、二十年,桓侯卒,弟哀侯献舞立。
57、 就这样传了十代,到了蔡哀侯。
58、 蔡哀侯名献舞,排行老三,桓公当政时一直在陈国。
59、公元前694年,蔡桓侯卒。
60、据《韩非子》记载,他是因不听良医扁鹊的忠告而病死的。
61、当时献舞在蔡国人的声誉很高,就被陈国送回,并立为国君。
62、 这一年鲁桓公也死了,而且死得更加不明不白。
63、春天他与齐襄公在济南附近会见,然后又带着妻子文姜到了齐国国都访问。
64、文姜是齐襄公的妹妹,这此出行大概是以归宁为名吧。
65、但没想到他们兄妹长期通奸,这次碰巧被鲁侯发现。
66、四月十号,齐襄公请桓公吃酒,然后让公子彭生送他回去,桓公就在车上死掉了。
67、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没有充分的证据,只要求杀掉公子彭生了事。
68、第二年鲁庄公即位,她母亲文姜干脆就留在齐国不回了,庄公与她断绝了母子关系。
69、 四年后,江汉霸王楚武王死在征讨随国的道路上,但随行的令尹斗祁秘而不宣,直到与随国签了合约,回到楚都时才公布武王的死讯。
70、他的儿子文王第二年即位,这一年是公元前689年。
71、 关于息国的消息,我们所知甚少。
72、《春秋》是鲁国史官的记述,多写战乱,对象多以大国为主,地域上限于中原一带。
73、只是在公元前712年,记载了息国与郑国的一场战事。
74、息侯与郑伯一言不和,息侯就带兵讨伐郑国,结果在郑国的边境被打得狼狼大败。
75、很多人因此嘲笑息侯,说从这一点得知息国将要灭亡,因为息侯作为一国之君,不量德量力,不审时度势,不能与亲戚搞好关系,也不能明辨是非真假,却想以武力威胁别国,自讨其辱,活该! 郑与息都是姬姓国,但郑国处于中原,国力较强,多与诸侯亲近,息国地处大别山界,淮水之滨,古称淮夷的地方,周围是尽罗、黄、江、英、邓、随、申等小国,还数蔡国强大些,且与息同为姬姓,所以亲近些。
76、但此次伐郑,蔡国并未出兵相助,可见蔡息也是泛泛之交。
77、或许,当时的蔡侯并不赞成息侯的这种维护尊严的行动?但不管怎样,这次争斗的失败,在息人的心中留下了极大的阴影,此后几十年中,再无值得史官一书的战事。
78、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南方近邻楚国自从楚武王执政后,积极推行军事扩张政策,兼并了江汉一带许多小国,国力和疆域只有当时的齐国可堪匹敌。
79、这时也极想违反周天子的禁令,插手中原纷争。
80、息国与楚国的交往如何,现在也不可考证。
81、但除了地理上的原因,语言的隔阂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
82、其实楚国社会相当进步,体现在铸造和农耕技术上,与秦国不相上下。
83、但在文化上的却相当落后,或许是一直被视为蛮族,不与中原通婚的原因吧,他们的服饰与语言,多被中原取笑。
84、 陈国的国力应该介于鲁卫之间吧,属于二流国,但陈国却是出美女的地方,所以多与诸侯联姻,当时的周王的皇后,就是陈国的公主。
85、靠着这内戚这点号召力,也是经常会盟,频繁干豫别国内政。
86、所以息侯来来问聘时,就非常自然把息妫嫁了过去吧。
87、 息妫是春秋时代著名的美女。
88、当时诸侯国息国和蔡国都本是友好邻邦,其国家元首蔡侯、息侯分别取陈国美女姐妹为夫人,有一年,息侯夫人息妫回陈国娘家探亲,路经蔡国,就顺便去探望姐姐。
89、就着一个不经意又符合人之常情的决定,对息妫、息国、蔡国乃至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产生了深远而惨烈的影响。
90、正是: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头。
91、 蔡侯一见不由大为心动,起了歹意,对息妫胡言乱语动手动脚。
92、利刀割体痕易愈,恶语伤人恨不消,息妫大怒,拂袖离去。
93、 息妫回到息国和息侯哭诉,息侯登时火冒三丈,心想真是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蔡侯竟做出这等事来,此仇不报非君子是!但是凭借息国的军事实力,估计也打不过蔡国,最多是双方平分秋色,卓识伤脑筋啊。
94、 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难。
95、息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想来想去想了个昏招:去找楚文王,请楚国假装来攻击息国,连襟蔡侯一定会发兵相救,等他来了,息、楚兵合一处将打一家,轻松干掉蔡侯。
96、楚国依计行事,果然顺利捉住了蔡侯。
97、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98、由于强大的楚国加入,息侯就已经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力,楚国把蔡侯捉住,本想交给息侯处置,但蔡侯也不会任人宰割,心出一狠招,正是: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为仇。
99、于是蔡侯发发狠,告诉楚王说:都是息侯有一妻子的美丽动人。
100、 楚文王刚开始还不信,毕竟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于是亲自去了一趟息国,亲自见到了息妫,不由被其美丽所打动,于是亲自把息国灭了,把息妫娶回了楚国作小妾。
101、正是:路逢侠客须呈剑,不是才人莫献诗。
102、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103、 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
104、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105、可怜息妫,被楚文王带去入了后宫,无依无靠,没招没落,慨叹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106、楚国势力强大,没有人能救得了她,有心一死了之,但那样的后果势必导致楚王杀掉息侯等一干人等,说不定陈国也会受牵连,于是决定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忍辱负重,甘心嫁给楚王,结婚三年后为楚王生了两个儿子。
107、但为了表示对前夫的情谊,始终不肯开口说话,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108、楚王十分恼火,却又无可奈何,就迁怒于蔡国,发兵大举进攻,蔡国不堪一击,楚王发现对手实在太弱,于是拿了蔡侯献上的珍宝回国,自封为王,与周朝天子分庭抗礼。
109、 一日,息夫人借楚王外出打猎的机会,跑到了城门与做了守门小吏的息候私会,继而双双撞死城墙。
110、 楚文王回来后,知道了这件事,竟以诸侯之礼将二人合葬在汉阳城外的桃花山上。
111、后人将息夫人称为桃花夫人,并在汉阳建了一座桃花夫人庙以示纪念。
112、 万事皆已定,浮生空白茫。
113、光阴黄金难买,一世白驹过隙。
114、委身居楚地,转眼两千年。
115、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木香。
116、息夫人的故事流传后世,不知是因为她的美丽、因为蔡侯的昏庸,还是因为楚王的霸权。
117、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不知世间有几朵桃花能千古红艳、万代闻香?"息妫" 意思是:息妫是一人名。
118、春秋时期陈国人,生卒年不详。
119、陈国先祖曾为舜的后裔,世居妫水,后以此为姓。
120、文王灭商后被封在河南舞阳一带。
121、息妫应为陈国公主,无名无字,嫁息侯而称息妫。
122、“息妫”事迹:她貌美如花——“目如秋水,脸似桃花,修短适中,举动生态。
123、”从能查到的典籍考证,她天生丽质当属事实,但美到何种程度却不得而知。
124、2 、“息妫”简介:息夫人,姓妫,春秋时期著名的美女之一,出生于陈国宛丘(今河南周口淮阳),陈庄公之女,因嫁给息国国君,故亦称息妫。
125、息妫归宁探亲时(一说出嫁时),借道蔡国,却被姐夫蔡侯纠缠戏弄。
126、息侯闻知后与楚国设计报仇。
127、楚文王借机俘获蔡侯,又知息夫人美貌,亲征息国欲霸息夫人。
128、危难时刻,息夫人甘以一己之身换息国百姓免遭涂炭,以惊人胆嫁入楚国,成了楚夫人。
129、楚文王熊赀倍加宠爱,在楚国别都穰邑(今邓州西南隅)建造一座紫金山,并凿修建桃花洞。
130、山上古柏森森,山下庙宇楼榭,山旁泉水潺孱,为之绝胜。
131、她愈加精进,成为文王的贤内助,休养生息、储备重臣、重视教化、严治后宫等许多建议被文王采纳。
132、文王死后,倾力辅佐太子熊恽,除逆安邦,重外交、选贤才、赦天下、劝农桑,大胆改革,最后还政于君,为楚成王及后世楚王奠定了雄霸中原的基础。
133、3、典故: 息国亡国后,息侯被俘后成了楚国都城的守门小吏,息夫人在楚宫中备受宠爱,三年的时光一晃就过去了,息夫人为楚文王生下两个儿子,但却始终不发一言,楚文王十分纳闷,一定要息夫人说出道理来,息夫人万般无奈,才泪流满面地说道:“吾一妇人而事二夫,不能守节而死,又有何面目向人言语呢!”转瞬秋风送爽,桂子飘香,楚文王兴高采烈地出城打猎,预计两三天后才能回宫。
134、息夫人趁此机会,悄悄地跑到城门处私会自己的丈夫,两人见面,恍同隔世,息夫人边哭边说:“妾在楚宫,忍辱偷生,初则为保全大王性命,继则为想见大王一面,如今心愿已了,死也瞑目。
135、”。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
- 2022-12-19 dou continental播放量破46亿
- 2022-11-05 人民币换美元多了是贬值吗(人民币换美元)
- 2022-12-24 郑州火车票代售点地址(郑州火车票代售点)
- 2022-12-30 mt6572相当于什么档次(mt6572)
- 2022-12-17 越光宝盒之笑闹三国(越光宝盒好看吗)
- 2022-11-12 石坂绿(石坂)
- 2022-11-08 千古绝唱歌词王庆爽(千古绝唱歌词)
- 2022-12-09 美国经典大片电视剧(美国经典大片)
最新文章:
- 2023-03-07 最终幻想13配置(最终幻想12配置)
- 2023-03-07 值班表格式怎么制作(值班表格式)
- 2023-03-07 林峰合唱的一首歌叫什么(林海峰是但噏求其大合唱)
- 2023-03-07 广州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上市了吗(广州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2023-03-07 卡皇无线网卡功率(卡皇无线网卡)
- 2023-03-07 何为知己,何为朋友(何为朋友)
- 2023-03-07 情绪图片
- 2023-03-07 回旋小飞机怎么叠(回旋小飞机)
- 热点推荐
-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