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产经 > 正文

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喀斯特)

2022-10-08 23:35:53 产经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喀斯特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喀斯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喀斯特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沿海一带石灰岩高原的地名,因那里发育各种奇特地形而称之。

2、岩溶又称喀斯特(Karst),实际在我国南方这种地貌现象远比南斯拉夫发育和典型。

3、如绚丽多姿的桂林、阳朔山水和柱石林立的云南石林,皆举世闻名。

4、而且我国对这种石灰岩区的地貌研究和记载,也较欧洲早200~300年。

5、因此,在1966年我国召开全国学术会议上,正式决定将“喀斯特”这一术语改称为“岩溶”。

6、岩溶是岩溶作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现象的统称,是岩溶作用的产物。

7、岩溶作用是指地下水或地表水对可溶岩石进行以溶蚀为主,机械侵蚀和重力作用为辅,引起岩石的破坏及物质带出、转移和再沉积的综合地质作用。

8、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地形及堆积物称为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9、可溶性岩石如碳酸盐岩、石膏和岩盐的分布区均可形成岩溶现象。

10、某些非可溶性岩石也能形成类似岩溶的现象,统称为类岩溶(假岩溶)。

11、如碎屑岩中含有可溶性胶结物或黄土中富含碳酸钙物质,当这些可溶物质被溶蚀或潜蚀时,便可形成类似岩溶的现象。

12、前者称为碎屑岩溶,后者称为黄土岩溶。

13、在冻土区,浅部岩层因不均匀融化而形成类似岩溶现象,称为热力岩溶。

14、这些都属于类岩溶。

15、本章所叙述的是可溶性岩石所形成的岩溶,重点是碳酸盐类岩石所形成的岩溶。

16、我国可溶岩分布非常广泛。

17、据统计,全国碳酸盐岩分布,仅裸露地表的面积约有120万km2。

18、加上被松散堆积物及基岩覆盖的,共计可达200万km2,约占全国面积的五分之一强。

19、其主要分布于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整个西南碳酸盐岩出露面积达55万km2;总厚度在华北地区一般为1000~2000m,华南地区可达5000~6000m。

20、岩溶研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

21、岩溶发育地区,地表常很缺水,地下往往蕴藏有丰富的水源。

22、因此,对岩溶地貌的研究,以查明岩溶地下水的分布规律,提供农业、工业和民用供水源的开采利用。

23、岩溶作用还和一些矿床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24、溶蚀的残余物可以富集成铝土矿等;在地下深处,被埋藏的岩溶洞穴或裂隙中,可以成为聚集石油和天然气的良好场所。

25、利用岩溶的地下暗河,还可进行拦坝蓄水、发电及在洞穴内修建工厂、冷冻仓库以及人防设施、供旅游之用。

26、岩溶地区,可溶性岩体内常隐藏有溶蚀的空洞与裂隙,并有暗河分布。

27、当兴建水库、开凿隧道、采掘矿床或进行建筑时,可能引起渗漏、塌陷和涌水,酿成危害。

28、所以必须在施工前要进行勘测,并提出预防措施。

29、岩溶地貌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种类众多,是极具观赏性、科普性和体验性的旅游资源。

30、此外,洞穴内,尚能保存古人类和哺乳动物群化石及文化遗迹。

31、这里是研究人类进化和古气候变化的重要场所。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