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产经 > 正文

杜牧秋夕赏析(杜牧 秋夕)

2022-12-29 05:01:26 产经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杜牧秋夕赏析,杜牧 秋夕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杜牧《秋夕》的解释:在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杜牧秋夕赏析,杜牧 秋夕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杜牧《秋夕》的解释: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2、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3、原文:《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4、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5、杜牧的简介: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人。

6、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7、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8、注释:1.秋夕:秋天的夜晚。

9、2.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

10、银,一作“红”。

11、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12、3.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13、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14、扩展资料:这首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15、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

16、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

17、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

18、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19、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秋夕秋夕 (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20、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1、[今译]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

22、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清凉;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23、 [解说] 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24、首句写秋景,用“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

25、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

26、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

27、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28、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

29、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30、” 诗词赏析[编辑本段]诗词赏析一:此诗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

31、"冷"和"凉"既是深秋的季节感觉,又是人物的生活感受。

32、她生活在一个非人的环境里,没有人气,没有朋友和亲人,当然也没有爱的温暖生活的乐趣。

33、但他似乎满有兴致,在凄凉的秋夜里,时而独自扑打流萤,时而痴痴地凝望着夜空中的牵牛和织女星。

34、诗中的三个意象值得注意。

35、小扇,因其秋来而不用,所以常被古代诗人用来象征被冷落遗弃的女子。

36、流萤,古人认为腐草化萤,萤总是生于荒凉之地。

37、而宫女居住的地方竟有流萤,可见她被冷落很久了。

38、牵牛织女星:象征爱情也象征离别。

39、但那是有团聚期望的离别。

40、这位宫女被冷落已久,或许她早已没有得到恩宠的希望了,但她却仍然苦苦地期待着。

41、因为这期待是她生命的唯一意义。

42、诗人不动声色地写出了深宫怨女寂寞岁月中无限凄凉的生命况味。

43、诗词赏析二: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44、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

45、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

46、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

47、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48、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

49、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50、”〔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51、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52、 有《樊川集》。

53、(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54、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55、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56、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57、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58、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

59、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

60、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

61、《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

62、人谓之小杜,以别于少陵。

63、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64、 人号“小杜”,以别于杜甫。

65、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66、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

67、工行草书。

68、《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

69、”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

70、”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

71、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

72、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

73、《张好好诗》,行草墨迹,杜牧太和八年(834)所书,此时年32岁。

74、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字。

75、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

76、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

77、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

78、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

79、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

80、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

81、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

82、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

83、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84、杜牧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85、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

86、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

87、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

88、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89、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

90、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91、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

92、《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

93、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

94、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95、中国古诗词欣赏,唐诗宋词,杜牧《秋夕》。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