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产经 > 正文

三德刀(三德)

2023-01-05 09:55:30 产经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三德刀,三德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2、“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三德刀,三德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2、“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3、社会公德,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

4、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

5、家庭美德,是指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遵循的高尚的道德规范。

6、家庭美德的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7、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8、与"私德"相对,这里的"公德"是指与国家、组织、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的道德;而"私德"则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的道德。

9、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10、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

11、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12、三德是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13、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14、2、家庭美德是指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遵循的高尚的道德规范。

15、家庭美德的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

16、3、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17、不同的职业人员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了特殊的职业关系。

18、社会公德特点基础性: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在每一个社会都被看做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19、2、全民性: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适用范围。

20、在同一社会中,任何社会成员不管属于哪个阶级或从事何种职业,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简单规则,都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受到社会舆论谴责。

21、3、相对稳定性:社会公德作为“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是人类世世代代调整公共生活中最一般关系的经验的结晶。

22、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社会公德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家庭美德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职业道德开展“三德”教育活动,突出思想道德建设这个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

23、中国传统道德中哪些方面可能并且现实也需要进行现代转换呢?我们觉得应当特别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24、  弘扬传统社会公德中的有益成分。

25、  中国素来被称作“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有重视社会公德的优良传统。

26、传统的社会公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27、一是,提倡自然之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8、无论是儒家提出的“天人合一”,还是道家强调的“道法自然”,无不反映了中华民族历来将保护自然、热爱生命、构建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的道德关系作为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

29、二是,主张互相尊重、谦恭礼让。

30、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古代哲人历来主张“仁者必敬人”(《荀子·臣道》)、“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同时“敬让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礼记·聘义》)、“宁让而损己,不竞而损人”(《云庄类稿·牧民忠告》)。

31、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公德要求。

32、三是,提倡尊老爱幼。

33、儒家大同理想是“老有所终”、“幼有所长”,孔子的理想社会也是“老者安之,少者怀之”,都是强调尊老在敬、爱幼在育,并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成为社会公德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34、四是,强调诚实守信。

35、荀子言:“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36、”(《荀子·王霸》)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7、”(《论语·为政》)诚实守信是我们为人处世所崇尚的德行,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更是个人、团体、国家和民族的一种非常珍贵的资源。

38、  2、弘扬传统职业道德中的有益成分。

39、  古代哲人认为:“读书者,当闭户发愤,止愧学问无成,哪管窗外闲事;务农者,当用力南田,惟知及时耕种,切莫悬耜妄为;艺业者,当居肆成工,务以技能取利,勿生邪念旷闲;商贾者,当竭力经营,一味公平忍耐,毋以奇巧欺人。

40、”(《传家宝》二集卷二)也就是说,各行各业都有其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而敬业乐业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41、正是在这种道德规范的熏陶下,中国人民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辛勤工作,创造了宝贵财富,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42、这种敬业乐业的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传统资源,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需要大力提倡的。

43、  3、弘扬传统家庭道德中的有益成分。

44、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道德。

45、传统的家庭道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46、一是,勤俭持家。

47、《尚书·大禹谟》说:“克俭于家。

48、”《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49、二是,孝敬父母。

50、中华民族一向认为孝敬父母是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德行,“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孝经》)。

51、“孝者善事父母之名也。

52、夫善事父母,敬顺为本,意以承之,顺承颜色,无所不至。

53、发一言,举一意,不敢忘父母;营一手,措一足,不敢忘父母”(《亢仓子·训道篇》)。

54、三是,夫妻和睦。

55、《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李氏家法·宜室家第三》:“夫妇乃人道之始,万化之基地。

56、相敬如宾,岂容反目。

57、虽夫为妻纲,固当从夫之命;然妻言而有理,亦当从其劝谏。

58、”四是,兄弟友爱。

59、中国古代社会极力强调兄弟的手足之情,把兄弟友爱的道德观念灌注于人们心中,成为人们处理兄弟关系的道德规范,正所谓“兄弟同胞一体,弟敬兄爱殷勤;须是同心竭力,毋分尔我才真”(《传家宝·安乐铭》)。

60、诚然,传统的家庭道德作为小农自然经济的家庭生活规范,渗透着许多宗法血缘的狭隘观念和封建等级意识,其中所宣扬的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落后的、腐朽的东西是我们必须彻底抛弃和根除的。

61、但是,它所包涵的许多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有助于协调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睦。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