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产经 > 正文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又一个五月之夜原文,又一个五月之夜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虞美人李煜-作品原文楷体词图册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虞美人李煜-注释译文注释1.了:了结,完结。
6、2.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7、3.砌:台阶。
8、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 南唐故宫。
9、应犹:一作“依然”。
10、4.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11、5.君:作者自称。
12、能:或作“都”、“那”、“还”、“却”。
13、译文一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了结?过去的事记的很多!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天的东风,在月明中对已亡的本国不忍回首去想念。
14、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宫女的年龄已经变老。
15、问我能有多少愁?正像一江春水向东流。
16、虞美人李煜-创作背景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
17、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18、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19、[1]虞美人李煜-作品赏析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20、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活动。
21、“春花秋月”,人多以为美好,可是过着囚徒般生活的后主李煜,见了反而心烦,他劈头怨问苍天:春花秋月,年年花开,岁岁月圆,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了呢?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好奇!然而,从后主处境设身处地去想,他对人生已经绝望,遂不觉厌春花秋月之无尽无休,其感情之极端悲苦可见。
22、后主面对春花秋月之无尽时,不由感叹人的生命却随着每一度花谢月缺而长逝不返。
23、于是转而向人发问:“往事知多少?”一下转到社会现实中来了,“往事”,自然是指他在江南南唐国当皇帝的时候,可是,以往的一切都没有了,都消逝了,都化为虚幻了。
24、他深深叹惋人生之短暂无常。
25、“小楼昨夜又东风”,缩笔吞咽。
26、”又东风“点名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
27、时光在不断消逝,引起他无限感慨。
28、感慨什么呢?”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放笔呼号,是一片深沉的浩叹。
29、夜阑人静,幽囚在小楼中的人,倚阑远望,对着那一片沉浸在银光中的大地,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了心头,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
30、”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他完全以一个失国之君的口吻,直抒亡国之恨,表现出后主任情纵性,无所顾忌的个性,和他那种纯真而深挚的感情。
3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2、“他遥望南国慨叹,”雕栏“”玉砌“也许还在吧;只是当年曾在栏边砌下流连欢乐的有情之人,已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了。
33、”只是“二字的叹惋口气,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34、”亡国之音哀以思“,由于亡国,李煜由一国之主,跌落为阶下之囚,他失去了欢乐,失去了尊严,失去了自由,甚至失去了生存的安全感,这就不能不引起他的悔恨,他的追思,他对国家和自己一生变化的痛苦的尝味。
35、以上六句的章法是三度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36、如头二句以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与人世间多少”往事“的短暂无常相对比。
37、第三句”小楼昨夜又东风“,”又东风“三字翻回头与首句”春花“”何时了“相呼应,而与第四句”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相对比。
38、第四句”不堪回首“又呼应第二句”往事知多少“。
39、下面五、六两句,又以”雕栏玉砌应犹在“与”朱颜改“两相对比。
40、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也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
41、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将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曲曲传出。
42、最后,悲慨之情如冲出峡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
43、词人满腔幽愤,对人生发出彻底的究诘:”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么?”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44、这九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
45、九个字,五仄四平,平仄交替,最后以两个平声字作结,读来亦如春江波涛时起时伏,连绵不尽,真是声情并茂。
46、这最后两句也是以问答出之,加倍突出一个”愁“字,从而又使全词在语气上达到前后呼应,流走自如的地步。
47、显然,这首词是经过精心结构的,通篇一气盘旋,波涛起伏,又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结合成谐和协调的艺术整体。
48、在李煜之前,还没有任何词人能在结构艺术方面达到这样高的成就。
49、所以王国维说:”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
50、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
51、有篇有句,惟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水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
52、”(《人间词话删稿》)可见李煜的艺术成就有超越时代的意义。
53、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因为他感之深,故能发之深,是感情本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4、也是王国维说得好:“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55、”这首《虞美人》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
56、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
57、李煜词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吧,这个特色在这首《虞美人》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以致使李煜为此付出了生命。
58、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59、”(《五月之夜》)李煜《虞美人》不正是这样的不朽之作吗!名句欣赏下片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与上片的“春花”、“东风”相映,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既写出愁绪的汹涌奔腾,又写出愁绪的悠长深远。
60、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与共鸣。
61、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2、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
63、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延。
64、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65、名家点评陈师道:今语例袭陈言,但能转移耳。
66、世称秦词“愁如海”为新奇,不知李国主已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以“江”为“海”尔。
67、(《后山诗话》)陈郁:太白云:“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68、”江南后主曰:“问君还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9、”略加融点,已觉精彩。
70、至寇莱公则谓“愁情不断如春水”,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矣。
71、(《藏一话腴》)俞陛云:“亡国之音,何哀思之深耶!”传诵禁庭,不加悯而被祸,失国者不殉宗社而任人宰割,良足伤矣。
72、《后山诗话》谓秦少游词“飞红万点愁如海”,出于后主“一江春水”句,《野客丛书》又谓李白之“愁高滟澦堆”,刘禹锡之“水流无限似依愁”,为后主词所祖。
73、但以水喻愁,词家意所易到,屡见载籍,未必互相沿用。
74、就词而论,李、刘、秦诸家之以水喻愁,不若后主之“春江”九字,真伤心人语也。
75、(《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罗大经: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洪洞不可掇”,赵嘏云“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春愁一倍多”是也。
76、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是也。
77、贺方回云:“试问闲愁知几许。
78、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79、梅子黄时雨。
80、”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81、(《鹤林玉露》)唐圭璋:此首感怀故国,悲愤已极。
82、起句,追维往事,痛不欲生!满腔恨血,喷薄而出:诚《天问》之遗也。
83、“小楼”句承起句,缩笔吞咽;“故国”句承起句,放笔呼号。
84、一“又”字惨甚。
85、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一时尚不得遽了。
86、罪孽未满,苦痛未尽,仍须偷息人间,历尽磨折。
87、下片承上,从故国月明想入,揭出物是人非之意。
88、末以问答语,吐露心中万斛愁恨,令人不堪卒读。
89、通首一气盘旋,曲折动荡,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90、(《唐宋词简释》)王方俊:这首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作《虞美人》,被前人誉为“词中之帝”,是李煜囚居汴京时所作。
91、据王轾《默记》载:“归朝(指李煜降宋后),郁郁不乐,见于词语。
92、”本词就是抒写这种怀念故国之情,哀叹亡国之痛的情怀的。
93、(《唐宋词赏析》)谭献:词(谓此阕及“风回小院”阕)终当以神品目之。
94、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
95、(《词辨》卷二二)李煜虞美人的名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9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7、赏析“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98、”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
99、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
100、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101、 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02、”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
103、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104、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105、李煜虞美人的名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0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07、赏析“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08、”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
109、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
110、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111、 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12、”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
113、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114、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为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
- 2022-11-26 北京电镀厂家哪家好(北京电镀厂)
- 2023-01-08 演员王伟光的个人资料(演员王伟)
- 2022-11-29 穿越斗罗之最强斗帝(斗罗之最强仙帝)
- 2022-11-22 u20国足最新消息(u20)
- 2022-12-15 慈溪达蓬山主题乐园(慈溪达蓬山主题乐园)
- 2022-10-07 树木游泳的力量[琴哀GS琴酒雪莉] 孤书尘外(树木游泳的力量)
- 2022-12-02 涤怎么读写(涤怎么读)
- 2022-12-06 问道140套装效果图(问道140套装)
最新文章:
- 2023-03-07 如何开网店呢(怎样开网店详细步骤)
- 2023-03-07 徒劳无功是什么生肖百度找最佳答案最最准生肖
- 2023-03-07 涉税服务实务目录(涉税服务)
- 2023-03-07 微波炉制作蛋糕配方(微波炉制作蛋糕)
- 2023-03-07 怀疑
- 2023-03-07 凉拌皮蛋简单做法(凉拌皮蛋的做法)
- 2023-03-07 致命字符串管理器
- 2023-03-07 新加坡惊天大阴谋百度网盘下载(新加坡惊天大阴谋)
- 热点推荐
-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