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产经 > 正文

闻思修慧(闻思修)

2023-01-12 02:30:30 产经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闻思修慧,闻思修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净空法师---菩萨的三慧,闻思修三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闻思修慧,闻思修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净空法师---菩萨的三慧,闻思修三慧。

2、小乘有戒定慧三学。

3、菩萨的三慧是谁有?法身菩萨,也就是明心见性就有,就有这三慧。

4、「熟思惟之,从闻而思也。

5、端守不怠,从思起修也。

6、端守者,正守。

7、如教奉行也」。

8、从闻而思,这个地方有一点参考数据,从思而修,这是菩萨的三慧,闻思修三慧。

9、小乘有戒定慧三学。

10、菩萨三慧从哪里来的?就是三学里头戒定慧,就这个慧,这个慧有闻慧、思慧、修慧,菩萨有的。

11、但是这个地方所节录的参考数据是《三藏法数》,三慧这一条出《成实论》的,《成实论》是小乘论,这不是大乘。

12、看看小乘怎么个讲法。

13、第一个「闻慧:闻慧者,由于听闻而生智慧」。

14、我们听经,经听多了,慢慢就有智慧了。

15、这是「从经论中闻,或从善知识处闻,以因闻故,能生无漏圣慧」,这智慧来的。

16、第二种「思慧:思慧者,由于思惟而生智慧也。

17、谓若能思惟经论中及善知识处所闻法义」,你去想,你常常去想它,「能生于无漏圣慧」,想的时候你有悟处。

18、第三是「修慧:由于修习而生智慧。

19、谓既已闻法,思惟义趣,即当随顺修习,因此修习,能生无漏圣慧」。

20、这个地方讲的无漏统统是小乘无漏,《成实论》的标准,不是大乘。

21、所以这是小乘里面这三种,这三种我们都能做到。

22、可是大乘里面的菩萨三慧我们做不到,大乘菩萨这个智慧就是以阿罗汉的慧为基础,戒定慧的慧。

23、你看,因戒得定,大乘的修法,因定开慧。

24、所以,修定是手段,不是目的。

25、为什么要修定?是为了要开智慧。

26、定了就有智慧吗?没错,只要定了,智慧就现前。

27、什么原因?因为慧是从清净心生的,你的心本来清净,你的心本来平等,所以清净是定,平等是大定,清净是菩萨定,平等是如来定。

28、平等,决定没有分别了,众生跟佛是平等的。

29、不但跟一切有情众生平等,一切无情众生也平等,花草树木、山河大地,大是太空,小是一微尘,完全平等,无二无别,这是如来的大定。

30、菩萨的三慧,闻是什么?闻是接触,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这个接触叫闻,用闻来代表。

31、眼看见、耳听到、鼻闻到,都用闻字来代表,闻是接触,六根接触外面境界。

32、思慧是什么?思慧就是明了,一接触就明了,一看,明白了,一听,明白了,这叫思慧。

33、不是真正去想一下,想一下那不行。

34、不想你没有智慧,想怎么会有智慧?所以回去去研究研究,那是凡夫、那是声闻,他需要去研究研究,菩萨没有。

35、六祖惠能大师开悟了,还要研究吗?不需要。

36、什么叫修慧?修慧就是不迷。

37、从不迷来说叫修慧,从明了来说叫思慧,从接触叫闻慧。

38、所以它这个闻思修是一体的,不是阶段的,不是先闻再思,不是的。

39、小乘是这样的,大乘不是的,大乘是一次完成,一刹那他就完成,菩萨比二乘高明多了。

40、这是什么?真正开慧、开悟的人才行,不是真正开悟的人,这做不到。

41、所以,菩萨的三慧是谁有?法身菩萨,也就是明心见性就有,就有这三慧。

42、这个三慧,《华严经》上所说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具备的,不接触的时候他不知道,一接触全知道了。

43、你跟菩萨在一起,你不问他,他什么都不知道,他心里头空空如也,一法都没有。

44、你这一问,他万法就生起来,他什么都知道;你再不问的时候,他又没有了,真正得大自在。

45、所以自性的妙用不可思议,每个人都平等,没有哪个比哪个多,哪个比哪个少,没这种现象,决定是平等的。

46、所以,佛就平等,因为一切法都是自性变现的,离开自性没有一切法可得。

47、这个声闻的三学跟菩萨的三慧,这个意思一定要懂。

48、从闻而思,从思而修,这是对初学,用小乘,佛法的修学确实要从小乘扎根。

49、现在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根本没有了,这是真正困难地方。

50、根本是什么?根本就是孝亲尊师,现在找不到这样的人,人都没有学过。

51、换句话说,今天学佛再用功、再努力、再聪明,都像什么?没有根的树插在地上,它能长出根出来吗?能长出根出来,它就活了,那他就是真的善知识。

52、不能长出根出来的时候,那就是今天所讲的佛学家,佛门的专家学者,就这个,就这种称呼了。

53、像我们在伦敦汉学院所看到的,他们拿着佛经去写博士论文,可以拿到博士学位,将来可以做个名教授、做个汉学家,他不能往生,他不能离开六道轮回。

54、他把佛经做为世间一种学术来研究,佛法里头的真实利益他没有得到。

55、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四七七集)闻思修学佛人要懂得接近佛,你才能成佛。

56、成佛不是凭嘴巴讲的,光凭嘴巴讲是没有用的,师父跟你们说,你们的心要跟菩萨的心心心相应。

57、应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敲图章,图章打一个印在你的心中,就留下了一个印迹,今天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打在了我的心中,我对谁都要慈悲,不能有恨。

58、师父跟大家讲,身 体如果离佛远了,你的心就离佛很远。

59、你的身 体离佛近了,就是你的行为像佛了,那么你的心就会贴近佛。

60、如果你动不动就皱眉头,经常看人家不顺眼,动不动就想骂人,看见人就想说人家不好,那你就是离开了佛,你的样子就不像一个佛,更不要说成佛了。

61、所以,学佛人要懂得身近心近,身 体接近了菩萨,你的心就贴近了菩萨;身远心远啊,你今天身 体不来拜佛,不来礼佛,身 体离菩萨远了,你的心就慢慢地离菩萨远了;身近心远,你虽然在磕头,虽然在观音堂跪在菩萨面前,但是你的心不诚,心还是很远,所以叫身近心远啊,那也是没有用的。

62、学佛要闻思修,就是听闻佛法、思维佛道、修证佛果。

63、要懂得修啊,听到佛法之后要好好地在思维上、行为上修行,然后你才能修成,所以叫闻思修。

64、当你闻思修之后,你会和菩提心相应,菩提心就是菩萨的心。

65、所以,要想得到智慧,你首先要接近智慧。

66、你今天说,我要得到智慧,但是你又脱离智慧,那你怎么能够得到智慧呢?举个简单例子,我今天要学佛,我既不看《白话佛 法》,我又不念经,那你怎么能够接近佛法,你怎么能够得到佛法呢?如果你今天想聪明,你至少要找几个聪明的朋友在一起吧?大家聊聊讲讲,集思广益。

67、你今天想把象棋下好,你至少不会去找那些低 能 儿下象棋,你要找那些高手你才能进步啊。

68、你今天想拥有智慧,请问智慧是从哪里来的?是从佛菩萨那里来的,那么你要接近佛,你才会拥有智慧啊。

69、想要得到智慧,首先要接近智慧;想要得到光 明,首先要亲近光 明啊。

70、如果你想要得到智慧和功德,首先你要学会人间的理智、沉着和正思维,这样你才会得到智慧。

71、因为一个有理智的人在人间是不会做错事情的,沉着能够越过一切灾 难,正思维引导着你卝的卝人生积极向上,这样你就拥有了智慧。

72、那么功德呢?你的功德实际上就是众善奉行为首,我不懂什么叫功德的时候,我就知道所有的善我要去为,所有的恶我不为,那么时间长了,你所有的善事全部会转化为功德,因为功德是超越自我,功德是为众生想的,为众生做的,今天这件善事,我为自己做,我为家人做,那只叫善事,我无相布施,我没有私心的爱,那才叫功德。

73、伟大的观世音菩萨因为她的慈悲心,因为她的慈悲是大爱,她没有只对某一个人而慈悲,她对所有的众生都慈悲,所以,她的慈悲才是功德。

74、人性本具如来藏,如来藏就是菩萨。

75、就是说,人的本性本来就是有菩萨藏在里面的,所以,人的本性很善良。

76、小孩子刚生出来的时候,他会杀 人放火吗?他会偷东西吗?他会打妄语吗?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小孩子的本性就具有如来藏,如来藏就是菩萨,听得懂吗?要懂得,我们的人性显法性,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具有人性的人他会显示出法性,如果这个人说“你很有人性”,那么他一定不会杀 人放火、陷害忠良,所以,他就会有法性,这就叫人性显法性有了法性,才会有平等性,因为你是学佛人,你有法性,你才会有平等性,所以很多人从小就懂得,我吃一个梨,我要给哥 哥一个梨,我吃一个苹果,我要给哥 哥、妈妈一个苹果,这个就是人的本性所致。

77、人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贪,就只知道“我要”、“我要更多”,而不知道别人要呢?那是因为你的显法性已经没有了,你的本性如来藏被遮住了,所以你就知道为自己,你永远不知道为众生。

78、师父跟大家讲,亲近菩萨知根本啊。

79、你天天靠近菩萨,你就知道,我的“本”是什么,我的“根本”是什么,因为你靠近菩萨,你与菩萨的心和智慧就相应了。

80、菩萨是多么的有智慧啊,师父把一句佛言佛语告诉了墨尔本的一个人,他买房子就省了四万块钱,对不对?菩萨说,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要去求。

81、他很喜欢这个房子,卖家就是要加这么多钱,他就是因为从师父的《白话佛 法》书上看到了菩萨的这句话,他在心里就想着:这个房子是我的,总归是我的,不是我的,我也不要了。

82、最后房子没有别的买家,卖家只好降价四万块钱卖给他了,这个就是佛的智慧,所以,经常跟佛菩萨的智慧在一起,你会变得越来越有智慧。

83、相应心自然。

84、一个人的心只要跟菩萨的心能够相应了,你的心就会很自然地在这个世界上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智慧的海洋中,你没有牵强附会,你没有非常难过地去做某件事情,因为你知道,不管这个事情是该你的,还是不该你的,都要随缘,所以你的心就会非常地自然。

85、心自然,道化自然啊,学佛、学道,佛的道,你也会自然地走下去。

86、你的心想不通,很多路你就会走不通。

87、为什么很多人学到一半就不学了?你去问他们好了,凡是退转不学的人,他都会说一句话:“我想不通”。

88、自己知道想不通了,还要离开佛菩萨,这样就会更想不通了,想得通的人才会来学佛,想不通的人不来了,不来的人,不就是离佛越来越远吗?想不通,就不学佛了,那你有什么方法能够想通啊?要懂得,相应心自然,能尽除心垢。

89、因为你的心自然了,你心中的污垢就会慢慢地去除。

90、我想不通啊,我恨他,我难过,我嫉妒他,我看见他就讨厌,想一想,这种人有没有智慧?你看见人家就讨厌,你心中有没有污垢?因为你讨厌这个人,实际上这个讨厌就已经在你心中了,对不对?我看见谁都不讨厌,我心中哪有讨厌啊?你看见谁都喜欢,你心中哪有厌倦、厌恶呢?你讨厌了他,你厌恶了他,你是不是有了讨厌的东西在你的心里?那你说 ,是你讨厌,还是人家讨厌?因为你讨厌了他,他还不知道,所以他不讨厌;而你自己讨厌他,你的心中留有了讨厌,你就是一个讨厌的人。

91、所以,讨厌别人的人,人家会很讨厌他的,那就叫报应。

92、你去讨厌老婆好了,你去讨厌老公好了,最后他一定会讨厌你,你以为你是谁啊?不懂得珍惜就会失去,这个就是佛的智慧。

93、我们做人要懂得展现自性功德智慧,就是经常把自己的功德展现在心里,而不是在外表。

94、很多人喜欢把功德展现在外面,整天好像忙得不得了,这种人功德很少。

95、真正的功德要放在心里,我们在心里做功德就可以了:我今天做了这件善事,我有功德了;我做了这件事情,我真的很开心,我让这么多的人能够看到师父的书,知道了“心灵法 门”,知道了“小房子”,那心里的法喜,就是展现在你心灵的智慧。

96、因为你懂得功德,你才有智慧,我知道这个修行不是为自己,我也不是为菩萨,我是修我的本性,我不为“我”,因为这个“我”只不过是这一辈子的我,因为我修的本性是永生永世的我,而不是我在今世的某一个人。

97、举个例子,你今生叫刘近 桦,你本来叫刘某某,对不对?你已经把你过去的刘某某忘记了,那个人是谁啊?不是你。

98、现在的刘近 桦也不是你啊,百年之后哪有刘近 桦?所以,你今天修的所有东西都是假的,因为这个名字是你随便安上去的,过几年你不喜欢刘近 桦这个名字了,那你又会变成另外一个人,所以,你修来修去永远都是修的一个假身,真正有智慧的人我不修假,我要修真,真是什么?那就是你真正的灵魂,永生永世不会死的永远在轮回的那个灵魂。

99、你把它修好了,让它不轮回了,那你就修成了。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