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产经 > 正文

族谱封面用什么颜色最好(族谱封面)

2023-03-02 14:34:31 产经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族谱封面用什么颜色最好,族谱封面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家谱的颜色最好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族谱封面用什么颜色最好,族谱封面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家谱的颜色最好以土黄或者深蓝为好下面说下内容问题:二、家谱内容 家谱是我国历史文化中值得整理、开发、研究的一份珍贵遗产。

2、 明清以来家谱,内容丰富,尽管编纂形式有不同,收载内容有多寡,但完整的家谱,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1)谱名:为明血统,防乱宗,谱名一般包含里籍,如《韶山毛氏族谱》、《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包玉刚),有的还加编修时间、次数,如《同治九年进贤刘氏重修族谱》、《中湘陈氏六修族谱》等。

3、 (2)谱序:内容涉及修谱缘由、姓氏渊源、家族迁徙、修谱理论等,续修谱一般保存以前的谱序。

4、大多由本族人撰写,也有名人撰写,如朱熹、文天祥等。

5、 (3)凡例:阐明修谱的原则和体例,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6、如民国时有些谱凡例规定女子也入谱。

7、 (4)遗像:刊载祖先及族中重要人物遗像及赞语,诸如“秉姓忠直”,“忠悬日月”等。

8、 (5)恩荣录:登载皇帝对家族中官员、亲属、烈女等的勅书、赐匾、赐碑等。

9、 (6)姓氏源流:考述本族姓氏来源、本姓历史、始祖、始迁祖、家族迁徙经过,各支派远近关系等。

10、 (7)族规家法:各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内容具体,包括忠君、孝亲、祭祖、禁赌、财产继承、约束妇女等。

11、 (8)祠堂:记载祠堂建筑图案,修建经过、规模、地理位置,祠堂内祖先牌位排列次序。

12、 (9)世系、世传:记载始祖至撰修该谱时本家族各世代成员的姓氏、生卒年月、科第、妻室、子女、葬地等,是家谱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往往占到一部家谱的四分之三的篇幅,是寻根的主要依据。

13、 (10)传记:又称行状、行述等,记载家族中重要人物,如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的主要事迹。

14、 (11)族产:家族集体财产,如坟地、祀田、义庄、学田、山林、房屋等数量、位置以及管理办法。

15、 (12)契约:登载与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宗族内部关于承嗣、分家等契约,卖买田地、房屋、邻里纠纷等文据。

16、 (13)坟墓:包括墓图、坟向(如乾山坤向),祖坟、各支派坟的地理位置,便于后人祭祖扫墓,“不忘祖先”。

17、 (14)艺文:收录族人著述、诗词、奏疏等。

18、 (15)字辈、排行、行第:记载族人世系人名的排行用语。

19、 (16)领谱字号:家谱严禁公开,内部发行,印数按家族房数决定,多余一二部存放祠堂。

20、各房领家谱则按谱号领取,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并有记录,到时检查。

21、 从上述内容看出,家谱具有以下特点:记载范围的宗族性,系本族人的事迹,本族人撰写;记载内容的广泛性,实是本家族的一部百科全书;记载体例的多样性,史、图、表、志、传,兼容并蓄。

22、 三、家谱的价值与弊端 通过家谱寻根问祖,可以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3、 历史上,家谱的编撰方式分为两个时期,功能作用不一:宋以前主要官修,主要是政治功能,修谱主要为世家大族、朝廷用人服务;宋以后主要是私修,修谱主要是道德功能,凝聚家族、维护族权,为宗族睦族服务。

24、当今时代,家谱作为历史文献,有多方面的价值。

25、我们以前受“左”的思潮影响,往往将家谱看作“四旧”,视为糟粕,有的烧毁。

26、即使保存在图书馆的家谱,也是堆放在角落里,听其尘封虫蛀,显然是不妥的。

27、 开发家谱资源有以下几方面价值: 首先是文物价值。

28、存世的中国家谱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少属于珍本,现存最早的《仙源类谱》,系宋代内府抄本,至今近千年,有些是明代的版本,有些是名人批校本,有些是钞本,都具有文物的价值。

29、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统计,列为该书善本的家谱就有635种,实际上远远超过此数字,这些家谱均属国家级的文物。

30、 其次是资料价值。

31、著名史学家梁启超指出:“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

32、”数量可观的家谱,不仅对家族制度、婚姻制度、人口兴替等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资料价值,即对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都能提供许多重要资料。

33、如对称雄一世的徽商研究,其中不少有价值的资料即源于皖南徽商家谱。

34、 再次,家谱具有教化功能。

35、家谱中一般都载有“家训”、“族规”、“家法”之类内容,其中固然有不少封建思想,但如敬长老、孝父母、尊师长、崇俭朴、戒奢侈、禁赌博等伦理规范,以及家谱中记载的很多志士仁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等,对促进现代文明建设也有积极作用。

36、传统伦理与现代文明是辩证的统一,现代文明建设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传统文化也只有被赋予新的时代精神才会有生命力。

37、家谱中反映出来的优秀传统伦理,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奋斗的结晶,它曾经对凝聚中华民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对促进当代文明建设也必将起重要的激励作用。

38、 最后是寻根价值。

39、家族渊源和世系图表是家谱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这是当代人寻根问祖的重要资料,而且只有家谱才能提供这些资料。

40、上海图书馆家谱阅览室自1996年底对外开放以来,接待了海内外的数万名读者,其中不少都是为寻根问祖来查询家谱的。

41、当他们从家谱中查到自己的祖先时,其兴奋之情真是难以形容。

42、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家谱寻根问祖,对于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43、 作为主要产生封建社会的文化载体家谱,以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其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

44、 首先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

45、几乎所有的旧家谱的谱序、凡例、族规家法等内容,都露骨宣扬封建忠孝节义、三从四德、重男轻女、族长专制等封建伦理规范,乃至封建迷信等。

46、 其次是攀附假托。

47、不少家谱为“光宗耀族”,往往攀附帝王、名臣为自己先祖。

48、如有的李氏称李世民为本族始祖,张氏则以张良、张飞为自己先祖,萧氏则拉萧何为自己祖宗等。

49、俗话说: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实际不一定是一家。

50、有些名人作序也是假托的,最明显是朱熹,翻阅朱熹作谱序的家谱达几十种,有的是真的,有的则是伪作,如朱熹一篇谱序,竟为周、黄、刘、戴、郑、洪、吴等姓的家谱同时采用,其中只姓氏一字之别,其余文字均雷同,显系伪造。

51、明清时,有“谱匠”、“谱师”职业,专为有些家族制作伪劣产品。

52、 再次是书善隐恶。

53、有的家谱凡例明文规定:“史则善恶俱载,谱则书善不载恶,为亲者讳也。

54、”家谱中,凡本族列祖列宗系官宦、名人、奇才、烈女的,则辟有小传,乃至编写传记、行状,刊载墓志铭等。

55、另一方面,对家族中所谓“叛逆”、“犯刑”、“败伦”、“背义”、“杂贱”者,则采用“除名”、“出族”、“出谱”等措施,不予书写,名不见谱。

56、 当然,旧家谱在观点、内容、体例等方面,还存在其他弊端或不足,我们对旧家谱必须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57、家谱的体例和内容是有惯例可循的,不用特别的改动,包括封面的设计和色彩,只要不是大红大绿,庄重稳健就可以了。

58、黑色蓝色吧灰色。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