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产经 > 正文

赤道式日晷的工作原理(日晷的工作原理)

2023-03-08 11:53:47 产经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赤道式日晷的工作原理,日晷的工作原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日晷的工作...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赤道式日晷的工作原理,日晷的工作原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日晷的工作原理: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影子的长短在改变,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中午它又重新变长;影子的方向在改变,在北半球,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

2、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

3、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

4、由于日晷必须依赖日照,不能用于阴天和黑夜。

5、因此,单用日晷来计时是不够的,还需要其它种类的计时器,如水钟,来与之相配。

6、扩展资料:日晷利用太阳射影的方向来测量时间,但是,在阴雨天和夜间就会失去效用,且在春分、秋分时期无法使用。

7、所以,我国古代工匠又发明了漏刻。

8、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时间也更为久远。

9、漏,是指盛水漏壶,用于泄水或盛水;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单位,它通过漏壶的浮箭来计量一昼夜的时刻。

10、漏刻使用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流到水壶下放置的容器中,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时刻的标竿,称为箭。

11、箭下以一只船相托,浮于水面。

12、当水流出或流入壶中时,箭杆相应下沉或上升,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

1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晷仪参考资料来源:科普中国——日晷和漏刻:那些古老时光的计时器日晷的工作原理: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影子的长短在改变,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中午它又重新变长;影子的方向在改变,在北半球,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

14、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

15、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

16、由于日晷必须依赖日照,不能用于阴天和黑夜。

17、因此,单用日晷来计时是不够的,还需要其它种类的计时器,如水钟,来与之相配。

18、扩展资料:日晷利用太阳射影的方向来测量时间,但是,在阴雨天和夜间就会失去效用,且在春分、秋分时期无法使用。

19、所以,我国古代工匠又发明了漏刻。

20、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时间也更为久远。

21、漏,是指盛水漏壶,用于泄水或盛水;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单位,它通过漏壶的浮箭来计量一昼夜的时刻。

22、漏刻使用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流到水壶下放置的容器中,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时刻的标竿,称为箭。

23、箭下以一只船相托,浮于水面。

24、当水流出或流入壶中时,箭杆相应下沉或上升,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

25、日晷的工作原理:太阳东升西落,它所照射的物休的影子也会随着移动。

26、在古代人们通过对这个自然现象的观察,学会了计算时间,发现了日晷。

27、日晷,是最古老的、以日影测时的计时仪器,如今它已成为人类文明的象征。

28、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日晷测时的文明古国之一。

29、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石刻日晷乃西汉初年的遗物,距今已有约2200年的历史了。

30、在我国众多的古代科技成就史,以日影测时原理制作并应用的日晷,可以说是一颗晶莹璀璨的明珠。

31、� 主要内容包括:日晷概述、有关天文知识、画法几何有关知识、各种日晷晷面线图设计及日晷总体设计概要等。

32、本书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在阐述日晷的由来及其建造意义的基础上,侧重对其设计的核心问题——晷面线图设计展开研讨。

33、根据地球运动规律,运用画法几何和解析几何的有关知识,对各种类型的日晷的晷面线图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

34、其中,重点是给出各种类型的日晷晷面线图设计公式及其推导过程,运用这些公式可方便地绘制出种类型日晷的晷面线图。

35、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

36、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

37、本质是利用了光线直线传播原理产生投影。

38、任务的工作原理,适用于计算时间,对应太阳照射,投影的日木盘上的字体上。

39、投到哪表示时间是多久上午长一点,中午短,所以要学着画,嗯。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