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滚动要闻 > 正文
证券时报记者 王蕊
上市券商半年报已悉数公布,受益于二季度权益市场行情环比明显改善,上市券商二季度业绩同比降幅收窄,相比一季度显著修复。
一直以来,证券行业深陷周期波动循环,并时常被调侃为“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为撕下“靠天吃饭”的标签,券商近些年不断推动以财富管理为代表的业务转型,试图通过丰富产品服务类型、培育更成熟的行业生态等方式,对抗市场周期带来的业绩波动。
今年上半年,代销基金保有规模较大且增速较高的券商,经纪业务收入表现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具有流量渠道的券商优势明显,代销金融产品成为券商经纪业务的胜负手。部分券商基金投顾规模已超百亿,虽未产生明显的收入贡献,但在维护客户、探索新的收费模式等方面成效初显。
这当然有一定的效果,可还远远不够。上半年,证券行业经纪业务收入弹性下降,41家上市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减少6%,低于股基成交量增速。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剧使佣金率持续下滑,导致券商佣金收入减少;另一方面,权益市场走势趋弱叠加新发基金遇冷,拖累券商的产品代销业务。
如果说券商持续丰富业务布局,是试图以强大的收费类业务,平滑周期带来的投资收益压力,那么自营投资的去化,恐怕是券商下一步转型的关键所在。今年上半年,上市券商投资业务收入占比缩水至25%,而这一数据在2019年高达40%。
受市场波动影响,上市券商上半年投资业务收入同比下滑47%。具体而言,券商股票自营头寸和科创板跟投受市场波动影响显著,业绩相对承压。但那些提前压降权益方向性投资敞口,转而大力发展衍生品等客需驱动型业务的券商,投资业务表现则相对稳定。
事实上,由于在投资品种、投资策略、配置理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券商投资业绩进一步分化,发展客需型资本中介业务迫在眉睫。其中,场外衍生品业务通过风险对冲赚取稳定回报,是财务杠杆持续提升而不放大市场风险敞口的有效路径,成为今年券商业绩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客需型资本中介业务对于牌照、资本金、风控能力等资源要求很高,预计会成为以头部机构为主的竞技场。中小券商若要做大业绩规模,恐怕只能依托资本补充,做大资产负债表,提高利润中枢,进而反哺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实现综合实力不断进阶。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
- 2022-09-05 数源科技9月5日龙虎榜数据
- 2022-09-02 长江材料投资成立生态环境公司
- 2022-09-05 徐工机械投资成立私募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
- 2022-09-05 两市融资余额一周减少175.05亿元
- 2022-09-03 首部《中国量化基金白皮书》在服贸会发布
- 2022-09-05 食品饮料板块8月逆市飘红,机构密集调研食品股,甘源食品调研机构数超260家
- 2022-09-02 荣盛石化大宗交易成交1.79亿元,卖方为机构专用席位
- 2022-09-03 中直股份上半年净利降九成 欲统筹民用直升机产业
最新文章:
- 2022-09-06 messer是什么意思(messer)
- 2022-09-06 无言独上西楼什么意思(相见欢原文及翻译)
- 2022-09-06 有狂舞这个词语吗(狂舞的意思)
- 2022-09-06 阿迪达斯是哪个国家的品牌(阿迪达斯产自哪里)
- 2022-09-06 乘机人填错了怎么更改(乘机人)
- 2022-09-06 被子用英语怎么说(被子用英语说)
- 2022-09-06 康熙的妃子有哪些(康熙的妃子介绍)
- 热点推荐
-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