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 > 正文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记者于文静)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将围绕主粮作物、经济作物、重要畜禽、农业微生物四大领域,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鉴定利用,挖掘重大价值基因,培育优异新品种,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这是记者29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了解到的消息。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吴孔明表示,当前,我国高产优质、绿色高效新品种还不足,部分种源对外依存度高,良种贡献率较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中国农科院有近三分之一的研究所涉及种业,要围绕以下四大领域做好重大任务部署,提高良种贡献率和民族种业国际竞争力:
——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主粮作物方面,重点布局适应现代化集约化生产方式的高产优质、抗病抗虫、增产减损、绿色高效型重大新品种和生物育种产品培育。
——经济作物方面,重点考虑支撑“以地适种”、多熟制、盐碱地利用、粮饲通用等提单产、扩面积,以及降低重要农产品对外依存度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的新品种培育。
——重要畜禽方面,重点关注畜禽抗病性、饲料转化率等生产性能优良品种的培育,加快畜禽良种化和国产化率提升。
——农业微生物方面,重点从生物农药、生物肥料、酶制剂、饲料添加剂、食用菌等方面做好部署。
“要通过重大任务攻关,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鉴定利用,挖掘重大价值基因,培育优异新品种,加强生物育种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加快实现重要种源自主可控和优良品种的不断更新升级。”吴孔明说。
据了解,中国农业科学院近日召开重大任务专家顾问组成立大会,聘任陈化兰等16位院士专家组成专家顾问组,将举全院之力办好“种子、耕地、生物安全、农机装备、绿色低碳、乡村发展”六件大事。通过做好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统筹衔接院、所、团队、科学家各个层面的力量协同和任务分工,科研人员将力争用突破性的成果,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科技支撑。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
- 2022-02-09 天气预报:02月09日巫溪白天预报和夜间预报
- 2023-08-27 K396次列车上900余名旅客和工作人员全部平安
- 2022-03-10 天气预报:03月10日万州白天预报和夜间预报
- 2022-01-23 天气预报:01月23日万州白天预报和夜间预报
- 2022-04-09 天气预报:04月09日涪陵白天预报和夜间预报
- 2022-05-15 天气预报:05月15日云阳白天预报和夜间预报
- 2022-03-06 天气预报:03月06日云阳白天预报和夜间预报
- 2022-05-09 天气预报:05月09日酉阳白天预报和夜间预报
最新文章:
- 2023-08-27 猫咪夏天能接受多少度
- 2023-08-27 内部分歧较大 欧洲强化防空合作步履维艰
- 2023-08-27 宠物能带上高铁么
- 2023-08-27 北约峰会企图越界扩权并拉扯中国 专家:缺乏自我反省
- 2023-08-27 高铁怎么带宠物托运
- 2023-08-27 高铁允许带宠物吗
- 2023-08-27 美国多地极端天气频发 芝加哥地区本周出现11场龙卷风
- 热点推荐
-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