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精选百科 > 正文
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中委托鉴定审查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明确测谎结果不属于民诉法规定的合法的证据形式,只能起参考作用,人民法院不予委托鉴定,以避免将测谎结果当做鉴定意见,影响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司法公正。
测谎结果不属于合法证据形式
《规定》对鉴定事项的审查作出细化指引。根据民诉法规定,只有需要解决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方可启动鉴定。《规定》第一部分要求严格审查拟鉴定事项是否属于查明案件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并明确对通过生活常识、经验法则可以推定的事实、与待证事实无关联的问题、对证明待证事实无意义的问题、应当由当事人举证的非专门性问题、通过法庭调查、勘验等方法可以查明的事实及对当事人责任划分的认定、法律适用等不予委托鉴定。
《规定》加强对鉴定机构、鉴定人的审查,确保鉴定人的适格性。鉴定人的适格性事关专门性问题的正确解决,委托鉴定前应当对鉴定人专业资质、从业经验、执业范围等进行审查,以判断其是否具备解决专门性问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如果发现具体鉴定人不符合案件审理所要求的专业资质和能力的,应当及时更换鉴定人,以免到了法庭质证阶段才发现相关问题,影响审判工作质效。
《规定》对司法实践中没有规定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明确。一是明确测谎结果不属于民诉法规定的合法的证据形式,只能起参考作用,人民法院不予委托鉴定,以避免将测谎结果当做鉴定意见,影响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司法公正。二是明确了补充鉴定材料的质证、当事人放弃质证和鉴定材料有争议等情况的解决办法。三是明确了鉴定人承诺书的形式和内容。四是明确了鉴定时限要求。五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规定公益诉讼可以申请缓交鉴定费用和鉴定人出庭费用。为切实解决群众困难,规定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暂缓交纳或减免鉴定费用和鉴定人出庭费用。六是鉴定人提交的鉴定意见书不符合基本要求的,应当及时要求鉴定人补充鉴定。相关规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各级法院开展委托鉴定审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规定》进一步强化对鉴定活动的监督。首次规定了人民法院建立鉴定人黑名单制度,对鉴定机构、鉴定人违法违规鉴定,影响审判执行工作质效的,可列入鉴定人黑名单。鉴定机构、鉴定人被列入黑名单期间,不得进入人民法院委托鉴定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备选名单和相关信息平台。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
- 2022-04-26 吴磊工作室声明 停止侵犯他人隐私的恶意侵权行为
- 2022-05-23 沈祥福任足协要职 什么职位沈祥福资料简介
- 2022-05-11 美保健品GNC破产 为什么会破产什么情况
- 2022-05-19 海南的风到底有多大 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 2022-05-01 李发彬破纪录夺金 李发彬破什么记录了李发彬个人简介
- 2022-05-16 台军通报F-16战机失联初步调查 原因是什么
- 2022-05-12 西班牙人主帅加耶戈下课怎么回事加耶戈下课原因
- 2022-05-21 比特币一天跌去4000美元 到底是什么原因
最新文章:
- 2022-05-26 2020民营企业500强出炉 前10是哪些企业
- 2022-05-26 深圳餐厅下药男子称是恶作剧 这能当恶作剧吗
- 2022-05-26 百度离线地图换储存位置(百度离线地图)
- 2022-05-26 天气预报:05月26日铜梁白天预报和夜间预报
- 2022-05-26 米福玲秦腔三击掌(免费领取qq会员)
- 2022-05-26 超能宝贝(超能宝贝)
- 2022-05-26 天气预报:05月26日酉阳白天预报和夜间预报
- 热点推荐
-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