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财富网

网站首页 精选百科 > 正文

卫健委消息——无偿献血将纳入征信系统(详情)

2022-06-27 04:22:09 精选百科 来源:
导读 日前,卫健委会同中宣部、文明办、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

日前,卫健委会同中宣部、文明办、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应当探索将无偿献血纳入社会征信系统,建立个人、单位、社会有效衔接的无偿献血激励机制,对献血者使用公共设施、参观游览政府办公园等提供优惠待遇,定期开展无偿献血表彰活动。

无偿献血纳入征信,卫健委回应

无偿献血是弘扬“仁道、博爱、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没有捐献的血液,很多医疗工作是无法开展,对一些特殊病人,血液是挽救他们生命的重要手段。

将无偿献血纳入征信的做法是源于地方的实践,像山东的威海、江西、浙江、江苏都把无偿献血作为良好的信息,为个人加分。在看病就医、金融活动以及文化生活活动当中,都能够享受一些优惠的待遇,来有力地促进无偿献血工作。

将无偿献血纳入社会征信体系的重要原因,是要激励更多的公民参与无偿献血,是要让更多无偿献血者的善举得到更广范围的支持和肯定,让奉献精神得到更多的赞誉。与此同时,不献血不会影响个人的信用,更不会带来惩戒的措施。

无偿献血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公民献血应遵守的规定是什么?

(1) 要如实填写献血登记表,不谎报不隐瞒既往病史。

(2) 一次献血一般200毫升,最多不超过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

(3) 献血体检合格后要按规定时间参加献血,以免影响用血计划。

(4) 献血时请带好(或其他有效证件)

献血后注意些什么?

献血后一、二天内不要参加剧烈运动和通宵活动,保持针眼处清洁,以防感染。如果针眼周围有青紫现象,这是因为有少量血液流到血管外的缘故并不要紧,24小时内可在局部作冷敷,24小时后做热敷,过几天就会消退。情况严重时,请看医生。

献血前为什么不能大量饮水?

因为大量饮水会稀释血液,降低血液质量,影响病人治疗。

献血前应注意什么?

应学习献血知识,了解献血常识,消除紧张心理。献血前两餐不吃油腻食物、不饮酒,但也不要空腹,可吃馒头蔬菜等清淡食物;且最好洗一次澡或洗净双臂。

献血后如何止血?

拔针后应伸直前臂,或前臂伸直后稍稍上抬,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针眼处及上方5分钟止血。不要屈肘止血,因为屈肘会给手背静脉网回流心脏的血液增加一定的阻力,使血液回流受阻,从血管的针眼处溢出,而出现皮下瘀血;也不要捻动棉球,那样会使血管上的针眼刚粘合住又被揉开。

正常人献血200~400毫升后在饮食上应注意什么?

应注意饮食营养正常搭配,适当补充营养,吃些瘦肉、蛋、奶、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当天可多饮水,但不要暴饮暴食。

国内献血者体检标准有哪些?

(1) 年龄:18~55周岁。

(2) 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 血压12~20/8~12千帕(90~140/60~90毫米汞柱),脉压差≥4千帕(≥30毫米汞柱)。

(4) 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5) 体温正常

(6) 皮肤无黄染,无创而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7) 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

(8) 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9) 胸部: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

(10)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