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精选百科 > 正文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人不学不知义的意思是什么,人不学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不知义出处:宋朝·王应麟《三字经》原文:人不学,不知义。
2、为人子,方少时。
3、亲师友,习礼仪。
4、香九龄,能温席。
5、孝于亲,所当执。
6、融四岁,能让梨。
7、弟于长,宜先知。
8、首孝悌,次见闻。
9、知某数,识某文。
10、一而十,十而百。
11、百而千,千而万。
12、白话译文: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13、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14、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15、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
16、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
17、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18、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其次一等,多见天下之事,以广其所知,多闻古今之理,以广其所学。
19、知十百千万之数为某数,识古今圣贤之事为某文也。
20、中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21、扩展资料写作背景:《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22、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23、《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24、”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25、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意见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即王应麟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读书,于是编写了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
26、作者简介:王应麟 (1223年~1296年),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
27、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
28、其博学多才,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
29、南宋灭亡以后,他隐居乡里,闭门谢客,著书立说。
30、传世书法有《著书帖》等。
31、著有《三字经》、《困学纪闻》、《小学绀珠》、《玉海》、《通鉴答问》、《深宁集》、《诗地理考》等。
32、宝祐四年(1256年),举博学鸿词科。
33、理宗方御集英殿亲策进士,命应麟为覆考官,知举官已先将评定名次录呈,帝欲有所升降,拟将第七卷改置于首,应麟读后顿首奏道:“是卷古谊若龟镜,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士贺。
34、”遂以第七卷为首选,及至唱名赐第,乃是庐陵文天祥。
35、应麟读其文而能知其人,鉴赏力可谓超人一等,而天祥一生亦不负所知,真千古所未有。
36、寻添差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迁三省枢密院主管架阁文字,改除国子录,升武学博士,再迁太常寺主簿。
37、时丁大全为相,粉饰太平,讳言边事,应麟不受其笼络,乃向理宗恳切面奏:两淮已有边患,四川也很危急,应当加紧整治边防,不要再为大臣壅弊之言所欺骗。
38、大全甚是不悦,乃促使台谏弹劾应麟,遂遭罢官。
39、不久大全去位,朝廷起应麟通判台州,旋召入为太常博士,累迁著作佐郎。
40、“玉不琢,不成器。
41、人不学,不知义”出自《三字经》 而“玉不琢,不成器。
42、人不学,不知道”出自《礼记.学记》。
43、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
44、人不学,不知道。
45、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2),教学为先。
46、《兑命》曰(3):“念终始典于学(4)。
47、”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本节选自《学礼》。
48、②君:这里的意思是统治。
49、(3)兑(yue)命:《古文尚书》中的篇名,也作《说命》。
50、④念终:始终想着。
51、 【译文】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
52、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53、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
54、《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
55、”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56、 【读解】 玉石是天生生成的,但要成为有用的东西,还得要经过打磨加工。
57、用这个道理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大概要比西方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切合实际一些。
58、洛克认为,人男牧樘焐�聪褚徽虐字剑�罄赐ü��榛�酆脱�埃�阍诎字缴匣�隽烁髦滞蓟�? 玉石同白纸显然不一样的。
59、白纸什么都没有,而玉石则包含了潜在的有用成分和价值。
60、白纸上的痕迹是外力机械地加上去的,琢磨玉石则是让他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61、 儒家的学者一方面承认了人所拥有的天赋和才能,(不像白纸一无所有),另一方面则强调了开掘和发展天赋、才能,必须通过学习的过程,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展现。
62、确定了这个大前提,剩下的问题便是开掘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是具体的操作方式的问题。
63、有两种后续:“玉不琢,不成器。
64、人不学,不知义。
65、““玉不琢,不成器。
66、人不学,不知道。
67、”“玉不琢,不成器。
68、人不学,不知义“出自《三字经》 ,意思是: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69、“玉不琢,不成器。
70、人不学,不知道。
71、”出自《礼记.学记》。
72、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73、古人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才。
74、人不学,不知义。
75、满意答案哦!。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
- 2022-05-16 华莱士回应鸡块掉地捡起继续炸 官方怎么说的
- 2022-06-01 国足1-1阿曼 出线机会渺茫 这是怎么回事
- 2022-07-26 打电话英文知识大全(打电话 英文)
- 2022-05-30 抢方向盘被取消落户资格 具体怎么样
- 2022-06-03 朝鲜已保持备战状态 具体怎么样
- 2022-08-13 佳期如梦之良辰美景txt(佳期如梦之良辰美景)
- 2022-04-28 具荷拉母亲将捐献部分遗产 这是怎么回事
- 2022-07-21 消防四个能力四懂四会口诀(消防四个能力)
最新文章:
- 2022-08-14 过满则亏什么意思(怎么理解过满则亏的意思)
- 2022-08-14 榴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关于榴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2022-08-14 西安司仪主持人(西安司仪)
- 2022-08-14 酒精灯火焰温度(酒精灯火焰温度多高)
- 2022-08-14 网络资讯:小米手机如何删除手机分身
- 2022-08-14 二年级用才造句大全(二年级用才造句精选)
- 2022-08-14 东北传统文化(东北传奇私服)
- 热点推荐
-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