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财富网

网站首页 精选百科 > 正文

中国古代最早对月食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哪个朝代

2022-08-29 12:12:10 精选百科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中国古代最早对月食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哪个朝代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中...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中国古代最早对月食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哪个朝代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中国古代最早对月食现象做出科学解释的系我国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

2、在张衡老人家之前,人们已对日食的原因有所认识。

3、西汉的刘向就说过:“日蚀者,月往蔽之”(见《开元占经》卷九所引)。

4、东汉王充在《论衡·说日篇》中引述过别人的一种更明确的说法:“或说,日食者月掩之也。

5、日在上,月在下,障于日之形也。

6、”而对于月食之成因,则在张衡之前尚无明确之分析。

7、正系针对这般情况,张衡在《灵宪》中就未及日食原因,而是专门论述了月食得原因:“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

8、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

9、众星被耀,因水转光。

10、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虚。

11、在星星微,月过则食。

12、” 这段话中说到,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太阳光照到月亮上才产生光月。

13、月亮之所以出现有亏缺的部分,就是因为这一部分照不到日光。

14、所以,当月和日正相对时,就出现满月。

15、当月向日靠近时,月亮亏缺就越来越大,终至完全不见。

16、这样一种月相理论,在《周髀算经》中已有大概:“日兆(按:通照)月,月光乃生,故成明月。

17、”西汉京房说得更为明确:“先师以为日似弹丸,月似镜体;或以为月亦似弹丸,日照处则明,不照处则暗”(《开元占经》卷一引)。

18、张衡的月相理论和他们没有本质的差别,所牛之处乃系张衡强调了月相与日、月相对位置滴关系!但这样一来人们自然要问,既然“当日则光盈”,那么何以有时候当日时会有月食呢?对此,张衡回答说:“蔽于地也”,即大地挡住了日光,使日光照不到月亮上去了。

19、张衡把这块大地所产生的影子起个名字叫“虚”。

20、月亮进入虚时就发生月食。

21、《灵宪》对月食原因的阐述是极其科学滴。

22、当然喽!现代天文学对月食的详尽观测: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

23、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地球的本影的直径仍相当于月球的2.5倍。

24、所以当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

25、而如果月球始终只部分为地球本影遮住时,即只有部分地球的本影,就发生月偏食。

26、月球上并不会出现月环食。

27、因为,月球的体积比地球小地球的本影区内,所以不会出现月环蚀这种现象。

28、每年发生月食数一般为两次,最多亦有三次,有时一次也不发生。

29、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月亮不是从地球本影的上方通过,就是在下方离去,很少穿过或部分通过地球本影,所以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发生月食。

30、最早的月食记录是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记录.中国在汉朝时,张衡就已经发现了月食的原理.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看到地球影子的圆形而推断出地球是圆的.前3世纪古希腊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Aristarchus)、前2世纪的喜帕恰斯(Hipparchus)都提出过通过月食来测定太阳、地球、月亮的大小.是汉朝的张衡:在汉朝时,张衡就已经发现了月食的部分原理,他认为是地球走到月亮的前面把太阳的光挡住了,“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月食。

31、”。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