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精选百科 > 正文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对镜doi是什么意思,对镜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对境,故名思意,面对的一切事物,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别的众生,或者是事,甚至一个情绪等等,都能称为对境。
2、也可以叫“对机”,也就是看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对什么人什么事而说,不能固执教条真理。
3、扩展资料:藏传佛教法器类繁多,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4、这些法器大体可以分为礼敬、称赞、供养、持验、护魔、劝导六大类。
5、袈裟、项珠、哈达等属于礼敬类;钟、鼓、骨笛、海螺、六弦琴、大号等属于称赞类;塔、坛城、八宝、七政、供台、华盖等属于供养类;念珠、木鱼、金刚杵、灌顶壶、嘎巴拉碗等属于持验类;护身佛、秘密符印等属于护魔类;刻有或者写有六字真言的玛尼轮、转经筒和幢、石等属于劝导类。
6、每件法器都有其不同的宗教含义,有的法器兼有数种用途。
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藏传佛教五根所取、五识所缘的五种对境。
8、又称五尘、五妙欲境。
9、即色、声、香、味、触。
10、(1)色境︰即眼根所见、眼识所分别的对境,包含显色(即颜色)和形色(即形状)两类。
11、(2)声境︰即耳根所闻、耳识所分别的声音。
12、(3)香境︰即鼻根所嗅、鼻识所分别的对境。
13、(4)味境︰即舌根所取、舌识所分别的对境。
14、(5)触境︰即身根所触、身识所分别的对境。
15、其中,前二境眼、耳二根之体必须与境相离,始能发生作用,故又称为不至境、离中知。
16、后三境鼻、舌、身三根之体必须与境密接,方能产生作用,故又称至境或合中知。
17、此五境,以能垢染人心,故又称五尘。
18、又因贪欲烦恼执之为净妙之境,故又名五妙欲境。
19、五根所取、五识所缘的五种对境。
20、又称五尘、五妙欲境。
21、即色、声、香、味、触。
22、(1)色境︰即眼根所见、眼识所分别的对境,包含显色(即颜色)和形色(即形状)两类。
23、(2)声境︰即耳根所闻、耳识所分别的声音。
24、(3)香境︰即鼻根所嗅、鼻识所分别的对境。
25、(4)味境︰即舌根所取、舌识所分别的对境。
26、(5)触境︰即身根所触、身识所分别的对境。
27、其中,前二境眼、耳二根之体必须与境相离,始能发生作用,故又称为不至境、离中知。
28、后三境鼻、舌、身三根之体必须与境密接,方能产生作用,故又称至境或合中知。
29、此五境,以能垢染人心,故又称五尘。
30、又因贪欲烦恼执之为净妙之境,故又名五妙欲境。
31、对境就是你的心所执著、所攀缘的对像。
32、简单讲,能引起你动念的外在都可以称为对境。
33、显教讲“能”和“所”,“能”就是你的心,“所”就是心所攀缘的对像,这个“所”和密宗讲的对境是一个意思。
34、比如听到一种声音,你喜欢听,听到另一种声音你不喜欢听,这声音就是你的对境。
35、吃一种食物,感觉好吃或不好吃,食物就是你的对境。
36、或者打坐时遇到一种境界,这也是你的对境。
37、所谓“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对境没有好坏之分,好坏是来自于心的分别。
38、所以对于一个佛法修行者来说,当对境生起时,当下就要看住自己的心,对于对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自己的心不贪不染,当下就是超越、就是修行。
39、对境,故名思意,面对的一切事物,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别的众生,或者是事,甚至一个情绪等等,都能称为对境!也可以理解为感官所接触到的一切!。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
- 2022-09-02 fm2021修改器(fm2009修改器)
- 2022-08-27 行侠仗义是什么生肖?(行侠仗义是什么生肖)
- 2022-08-15 来电通话记录怎么永久删除(来电通设置)
- 2022-08-16 红娘婚介公司(红娘)
- 2022-08-21 怎么会忘了你傻傻的还以为能够在一起
- 2022-06-20 以张艺兴为灵感小说将拍电影 这绝对是真爱
- 2022-05-06 最严征信即将上线什么时候呢最严征信是
- 2022-06-17 孙杨被禁赛8年 事情经过是怎样的什么情况
最新文章:
- 2022-09-04 陈婷婷个人资料(陈婷婷简介)
- 2022-09-04 上官婉儿连大招方法(王者荣耀上官婉儿大招怎么连)
- 2022-09-04 天铁股份:全资子公司签订重大合同
- 2022-09-04 家人群名字叫什么好霸气(家人群名字叫什么好)
- 2022-09-04 报答老师的诗句李商隐(报答老师的诗句)
- 2022-09-04 17寸液晶屏规格书(17寸液晶屏)
- 2022-09-04 蜂信通手机信号增强器(蜂信通)
- 热点推荐
-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