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财富网

网站首页 精选百科 > 正文

独坐池塘如虎踞谜底是什么(独坐池塘如虎踞)

2022-09-06 06:12:09 精选百科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独坐池塘如虎踞谜底是什么,独坐池塘如虎踞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出自毛泽...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独坐池塘如虎踞谜底是什么,独坐池塘如虎踞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出自毛泽东的《咏蛙》。

2、此诗作于1909年秋。

3、16岁的毛泽东当时在离家乡50里的湘乡县东山书院读书。

4、在东山书院读书的大多数是那些地主豪绅的纨绔子弟,他们看不起衣着土气,来自穷乡僻壤的毛泽东。

5、因为被许多同学疏远,毛泽东在精神上有些压抑,一种“知音世所稀”的孤独感不时袭上心头。

6、因此之故,毛泽东写了这首题为《咏蛙》的诗。

7、从这首诗,我们不难联想到后来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横扫千军如卷席”,“天欲堕,赖以柱其间”,“敢教日月换新天”,“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样的大手笔,大气魄,不是偶然形成的,非毛泽东莫属。

8、七古·咏蛙  毛 泽 东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9、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10、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11、”春天来到了,如果我不先叫唤,哪个虫儿敢发出叫声来呢!以此写出自己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

12、  这首诗是至今所知毛最早的一首诗。

13、1910年秋,当时16岁的毛在湘乡东山高等学堂入学考试时所作,考题“言志”。

14、  当时多数学生写尊孔读经、学而优则仕之类,而毛泽东则寓救国救民之志于咏蛙之中,校长李元甫阅后大加赞赏,说:“我们学校取了一名建国才。

15、”  但据查该诗原是清末安徽名士程正鹄的作品,由毛拈来改了两句,变成他的作品。

16、字里行间透射着一个睥睨天下、惟我独尊的“天子”形象。

17、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是,构思巧妙,托物言志新颖。

18、写青蛙,既不能离开青蛙,又要高于青蛙。

19、这样既真实又感人。

20、如青蛙蹲坐的场所为“池塘”边,因为青蛙是两栖动物,水边是它生活的场所。

21、把青蛙蹲的姿态写成“如虎踞”,也是真实,因为“蛙蹲”和“虎踞”这两种状态很相似。

22、“虎踞”是放大了的“蛙蹲”,使这艺术的青蛙形象超过了生活中的青蛙形象,又赋予了山中王——虎的气质,这是一般人所联想不到的。

23、再有,休息的地点为“绿荫树下”,活动的时间为“春来”以后,陪衬动物为其他“虫儿”等,完全合乎青蛙活动的规律。

24、田地里的虫子大都是它食用的对象,全都骇怕它。

25、这里拟化为“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既合情又合理,不能不说作者构思的巧妙。

26、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27、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明朝嘉靖年间浙江永嘉人张聪少年求学时所作。

28、会是什么动物。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