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财富网

网站首页 精选百科 > 正文

反渗透膜原理通俗的讲解(反渗透膜原理)

2022-09-19 09:45:10 精选百科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反渗透膜原理通俗的讲解,反渗透膜原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RO反渗透膜是...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反渗透膜原理通俗的讲解,反渗透膜原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RO反渗透膜是一种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半透膜,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薄膜称之为理想半透膜,RO反渗透膜基本上算是理想的半透膜。

2、当相同体积的稀溶液(例如淡水)和浓溶液(例如盐水)分别置于RO反渗透膜的两侧时,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穿过半透膜而自发地向浓溶液一侧流动,这一现象即为渗透。

3、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即形成一个压差,此压差即为渗透压。

4、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固有性质,即与浓溶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有关而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

5、若在浓溶液一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溶剂的流动方向将与原来的渗透方向相反,开始从浓溶液向稀溶液一侧流动,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

6、反渗透是渗透的一种反向迁移运动,是一种在压力驱动下,借助于反渗透膜选择性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离。

7、RO反渗透膜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的提纯与浓缩,其中最普遍的应用实例便是在水处理工艺中,用反渗透技术将原水中的无机离子、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胶体等杂质去除,以获得高质量的纯净水。

8、反渗透膜原理全知道如下图所示。

9、当一张半透膜隔开溶液与纯溶剂时,加在溶液上并使其恰好能阻止纯溶剂进入溶液的额外压力称之为渗透压,通常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越高渗透压就越大。

10、当溶液一侧没有加压时,纯溶剂会通过半透膜向溶液一侧扩散,这一现象称为渗透(Osmosis)。

11、反之,如果加在溶液侧所加压力超过了渗透压,则反而可以使溶液中的溶剂向纯溶剂一侧流动,这个过程就叫做反渗透(Reverse Osmosis)。

12、而阻挡在浓溶液与稀溶液之间的半透膜就叫反渗透膜。

13、反渗透膜工作原理:1.以反渗透膜为隔离介质,然后膜两边分别加入不同密度的溶液,在自然条件下,密度低的一方会向密度高的一方自然渗透,而此时若通过外力向密度高的一方加压一定压力,这样就会使溶液往相反方向渗透,这个过程就叫做反渗透,这也就是反渗透膜的基本原理。

14、2.通过加压泵加压自来水,使自来水中的水分子在高压下透过反渗透膜,自来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因为体积过大,无法通过反渗透膜的膜孔(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被反渗透膜所截留并随冲洗水排出,从而达到杂质与水分子分离的目的。

15、 为什么能反渗透膜过滤杂质?反渗透膜上有很多细小的膜孔,孔径的直径是在0.56纳米到0.7纳米左右,转换为微米是0.00056微米到0.0007微米之间,相对水中的离子、细菌、病毒、其他分子,一般的细菌和病毒是孔径的5000倍大,所以这些杂质根本无法通过反渗透膜,只有水分子能通过,这样一来就把杂质与水分子分离出来了,这也是反渗透膜为什么能过滤水中杂质的原因。

16、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RO反渗透膜技术的分离过程是利用半透膜只允许水通过而截留溶解固形物的性质,以膜两侧的渗透压差为推动力,使水从浓溶液侧透过半透膜进入稀溶液侧从而实现浓溶液侧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的膜过程。

17、因此,RO膜技术的分离过程应具备如下条件:一、所用的半透膜应具有渗透性高和选择性高的特性,二、半透膜两侧的净压差大于零。

18、 RO反渗透膜目前主要应用于工业水处理和家用水方面,主要就是饮用水过滤和工业水质提纯方面。

19、通过RO反渗透技术处理后的水质一般纯度较高,如果水质想要达到超纯水或纯化水标准必须要使用RO膜处理后再采用EDI或超纯水树脂提纯。

20、  反渗透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

21、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 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

22、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

23、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