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财富网

网站首页 精选百科 > 正文

45度让路法应成强制避让标准(45度让路法)

2022-09-20 08:57:11 精选百科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45度让路法应成强制避让标准,45度让路法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最近,一则...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45度让路法应成强制避让标准,45度让路法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最近,一则发生在成都的45度让路特种车辆的视频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2、据了解,当时一辆转运危重病人的救护车从成雅高速成都站驶出后遇堵,救护车司机拉响警报,就在这时,前方堵塞的车辆自觉向两旁45度移动,中间让出一条生命通道,从成雅高速出口到永丰立交,3公里左右,救护车用了不到4分钟穿越而过。

3、除了成都,45度让路的事件近日也在湖北上演。

4、在宜都一处交通路口,等红灯的私家车45度让路出警的消防车。

5、一时间,“45度让路法”被称为“教课书”式礼让,红遍互联网、抖音、朋友圈等等各大平台!那么什么是“45度让路法”呢?简单的说就是:两条车道上的车,同时向相反方向斜向避让45度,就可以让出一条通道。

6、我们都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礼让特种车辆,最基本做法是不占用应急车道。

7、普通道路和高速公路不一样没有应急车道,如果遇到了救援车要怎么办呢?如果因为避让产生交通违法又怎么办呢?其实《道交法》中有规定的,主动避让应急救援车辆不会被处罚的,但是不但不避让还超越救援车是会被处罚的。

8、《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警车、消防车、急救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

9、超越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急救车、工程救险车的记3分罚200元。

10、同时,《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21条第3款,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或者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管理系统的违法行为信息中有证据证明救助危难或者紧急避险造成的,应当予以消除。

11、如果接到处罚通知,车主可以到交警部门进行申诉,交警部门将优先进行查证核实,第一时间予以核销。

12、驾车过程中礼让特殊车辆是文明驾驶的体现,也是个人素质的变现,但是“45度让车法”真的可行吗?大家在路上开车,遇到后方有执行任务的紧急车辆(比如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等等)发出警报时,有义务让行。

13、具体怎么让行,据了解目前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各位司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操作。

14、“比如,在高架或者高速公路上,如果发生道路排队拥堵,后方又有紧急车辆需要通行时,大家就应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将车往两侧靠,在中间让出‘生命通道’来。

15、所以,“45度让路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只是在实际情况中,需要所有车辆齐心协力地配合但是也有专家认为“45度让路法”被称为“教科书式的礼让”不准确。

16、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法学教授张柱庭表示:首先对礼让行为给与肯定,表示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有优先通行权,其他社会车辆有义务为上述车辆让行,从这个角度看,45度或者其他方式的让路行为,值得肯定。

17、同时他表示,让行的前提,既要保证让行车辆的安全,同时也要保证享有优先权的车辆能实现优先通行。

18、对于网络上热议将45度让路法上升为教课书式礼让,甚至被形成固定成标准强制执行的观点,他认为不可取。

19、让行的方法要因地制宜,不大可能形成固定的标准或者教科书式的做法,根据我国道路的实际情况看,比如像四级公路仅有单行道也实现不了,还是要根据路况、交通流量的情况综合采取礼让方式。

20、此外,他认为,礼让特种车辆要从观念和法规上做好普及。

21、比如高速路上不占用应急车道,才是最先应该牢记的。

22、另外,还有人从实际道路情况出发考虑,一般来说,我国标准车道宽度3米至3.5米左右,小轿车车长大概在1.7米左右,而一辆救护车宽度在2米多,在路况的限制下,45度让路不容易让出一条可以适合特殊车辆通行的路。

23、不过,不否认这种方式可以在部分道路条件允许下可以实现。

24、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45度角让路这一做法的充分测试验证和实践,同时也没有45度角让路的相关法规。

25、从网上流传的动画视频看,方式或许可以借鉴,但是操作的普及性,除了与车辆宽度、车道宽度有关外,45度的让路方式驾驶人员也不好精准把握,避让过程中因操作失误导致发生剐擦事故,反而会加剧交通拥堵。

26、写在最后:“45度让路法”未必是给特种车辆让行的正确且唯一的方式,但是“45度让路法”视频的走红,一方面让避让特种车辆的社会共识、“生命至上”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27、另一方面也为很多人解锁了让行技巧,同时还能激发出更多更好适用于不同路况操作的让行方法。

28、将这些方法理念推而广之,让特种车辆先行,为生命让行!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