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精选百科 > 正文

现在还存在的皇族(皇族解散)

2022-10-27 15:22:09 精选百科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还存在的皇族,皇族解散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1906年7月考政大臣回国,...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还存在的皇族,皇族解散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1906年7月考政大臣回国,以日本为模式奏请仿行宪政,一度颇为清廷重视,屡受召见。

2、端方尤因与李莲英“契合”,居然得以随时进见且可长谈。

3、反对立宪者气急败坏,为防“患”于未然,深得太后宠信的铁良公开出面干预,“端能随时进见,铁竟能随时阻止”,彼此“两不相下”。

4、那拉氏命廷臣会议,守旧派代表纷纷发难,有的干脆提出,中国国民程度不高,连日本宪政也不宜仿行。

5、只是握有实权的庆亲王、袁世凯赞同立宪,廷臣会议才得以议决奏请仿行宪政。

6、待清廷宣布“预备立宪”、派载泽主持先行厘定官制时,反对立宪者再次以种种借口进行阻扰,赞同立宪者亦再次与之激烈论争。

7、双方唇枪舌剑、强词夺理,搅得“初无成见”的“老佛爷”头昏脑涨、寝食不安,甚至连连叹息“我如此为难,真不如跳湖而死”。

8、反对立宪者的意见,清廷虽不敢全盘接受(因完全反对立宪只有死路一条),但其“忠心”可嘉,且在统治集团内部实为一种颇有势力的倾向,又不能不牵制赞成立宪者,并对清廷的决策产生相应影响。

9、这次官制改革方案中关于仿照日本新设责任内阁的重要内容,即被清廷裁去,责任内阁遂成悬案。

10、后来,专门考察了日本宪政的李家驹又受命主持仿照日本编制内阁官制,顽固守旧的御史胡思敬专折奏请清廷“未可偏信”,并要求严饬宪政编查馆大臣“不得援引日本法规扰乱大局”。

11、由此可知,1911年清廷之所以首次挂出“责任内阁”的招牌后,又塞进皇族亲贵操纵阁政,与统治集团内部反对立宪者的牵制作用仍颇有关系1911年,清政府调兵去攻打武汉的革命军,但北洋军不受调遣,又由于列强的支持,清政府解散皇族内阁,袁世凯被任命为总理大臣,攫取清政府的最高权力。

12、1911年11月1日摄政王载沣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交出全部军政大权,以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1905年。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