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精选百科 > 正文

徐秉金简历(金秉万)

2022-11-02 05:31:13 精选百科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徐秉金简历,金秉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碑阴中、下部有宋代题名和清代题...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徐秉金简历,金秉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碑阴中、下部有宋代题名和清代题诗,这里就后者略加论说。

2、 升仙太子碑碑阴左边中上部的凿痕上,刻有一首七绝:“黄河嵩岳抱萦廻,中有缑山远客来。

3、王子不还笙鹤断,夕阳呵笔下荒台。

4、”署名为“韩人正三品通政大夫内阁前秘书监丞金秉万”。

5、金秉万,字宜桥,朝鲜人。

6、他在朝鲜李氏王朝中担任的职务,署名作了交代,是朝廷高级官员。

7、他是著名的反日志士。

8、朝鲜自甲午战争(1894)后,从清朝的属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

9、日本于1907年在朝鲜专设统监府,由日本原首相伊藤博文任统监,挟制朝鲜李氏傀儡皇帝。

10、伊藤上任后,立即增兵入朝鲜,疯狂镇压当地的反日斗争,据日局统监府的统计,1907-1908不到二年的时间,日局就捕杀了15000多名反日朝鲜人。

11、金秉万为躲避日局的追杀,于1907年来到中国河南。

12、当时中国正处于辛亥革命前夜,金秉万积极投入其中,与张钫、于右任、杨勉斋等众多的辛亥革命先驱有过交往。

13、据《偃师县志》记载:“杨源懋(1886-1912),字勉斋,偃师缑氏官庄人。

14、自幼聪悟异常,学识超群。

15、17-19岁之间,连续考取秀才、举人、进士,人称‘中州才子’。

16、曾授法部主事,目睹清庭腐败,辞官回乡,借缑山南麓古庙,创办偃师警务学堂,开豫西警务之先河。

17、1912年举为省临时议会议长,到汴任职。

18、”就在这几年间,金、杨二人过从甚密,建立了特殊的友谊。

19、 民国20年(1931),张钫为杨父撰额的《杨治堂墓表》(碑现存偃师市第二高中)中记载:“勉斋主任中州教育,先生创巡警学校邑之缑山,毕业者百余人,开豫省警政之先声。

20、”“海内志士群起,谋改政府,逻骑四方。

21、山左刘恩锡走嵩洛间,住先生家。

22、朝鲜人金秉万亡命来归,寓缑阳学校,供给将获久弗衰。

23、”按:这里所说的刘恩锡(1872-1925),字冠三,山东高密人,早期同盟会会员,曾任山东临时议会副议长、山东招讨使、国会议员等职。

24、金秉万题诗的落款时间为宣统元年菊月(1909年农历9月),正是杨勉斋创办缑山警务学堂,金秉万在豫活动的时期。

25、据其它资料记载,1909年间,金秉万不仅频繁地来往于汴洛之间,还和刘恩锡、商震等于河南新蔡的“同盟先驱”单懋统处商筹传播革命的方法。

26、商震(1884-1978),字启予,浙江绍兴人,日本陆军学校毕业。

27、早年加入同盟会,历任国民党军中要职,抗战后任国民党外事局长,驻日代表团团长。

28、1949年从商定居日本。

29、1978年5月15日逝于北京。

30、单懋统(1893-1927),字锡嘏,曾用名单昌、单希古,河南新蔡人。

31、清河陆军预备学校(后改为中央军政学校)毕业,入保定军校九期步科,后入黄埔军校,曾任第四、五期黄埔教官。

32、1912年杨勉斋就任河南省临时议会议长不久,病逝省城开封,金秉万写过一副挽联,云:“公真由嵩岳钟毓而生,雅望重当时,亦俊伟,亦光明。

33、为学界则乐育才,为战事则思流血,为议会则倡发言。

34、何期大局粗平,振衣看民国成功,一笑乘风遽归去。

35、/ 我倍增秋水苍茫之感,私交在平日,无主宾,无畛域。

36、论疏财似齐鲍叔,论救难似汉孔褒, 论诗文似唐杜甫。

37、竟致中途长别,伏枕疑故人入梦,五更落日太凄凉!”[15] “战事则思流血”指1911年10月于右任、张钫、杨勉斋新组建的东征军之崤西之战,杨亲自督阵,身先士卒,与敌血战三日夜,终于击溃清军,取得胜利。

38、“疏财似齐鲍叔”用齐国鲍叔牙疏财于朋友管仲的典故。

39、“救难似汉孔褒”用东汉孔褒、孔融兄弟争相承担责任、甘愿受法律制裁的典故。

40、联中对逝者的人格、文才、功德等,给予极高的概括评价,又忆及逝者生前对自己的恩德,二人“无主宾,无畛域”即不分彼此、没有界限的深厚友谊,对逝者充满着感激思念之情。

41、整个挽联遣词精辟,用典贴切,对仗工整,平仄和谐,不难看出金秉万有着深厚的汉文化修养。

42、金氏作为朝鲜人,出此佳作,实为难能可贵。

43、金秉万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缑山,题诗升仙太子碑碑阴。

44、他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自己祖国的反日独立大业始终萦回于心中,怀着忧国忧民、壮志未酬的心情登上缑山,赋诗抒志,以壮情怀。

45、国际反日志士登上缑山,题诗碑阴,应该是留在缑山沧桑经历中的特殊烙印,是升仙太子碑上的一个历史点缀。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