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精选百科 > 正文

和氏璧名字的由来20字(和氏璧名字的由来)

2022-11-05 21:48:07 精选百科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和氏璧名字的由来20字,和氏璧名字的由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关于和氏璧...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和氏璧名字的由来20字,和氏璧名字的由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向。

2、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

3、卞和捧着璞玉去见和氏璧图册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

4、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

5、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理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

6、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干了眼泪后又继续哭血。

7、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

8、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9、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尔人。

10、后来.楚国向赵回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

11、公元前283年,秦国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

12、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13、此事在司马迁《史记》中有详细记载。

14、但后来,和氏璧还是被秦国拥有,至于何时、如何被秦国拥有,史无记载。

15、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

16、”“随、和之宝”,即指“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璧”两件当时著名的宝物。

17、很有可能,赵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畏惧秦国的强大,将和氏璧送给了秦国。

18、从此以后,关于和氏璧的记载屡见不鲜,并大都相信《韩非子》、《新序》等书的记载。

19、如西晋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

20、”唐代诗文中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更多.大诗人李白《古风》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

21、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的诗句。

22、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九年,便制造了御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婴将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宝”。

23、到汉末董卓之乱,御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之手,再传魏、晋。

24、五胡十六国时,一度流于诸强,后被南朝承袭。

25、隋灭陈后,御玺被陈朝的萧太后带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御玺归唐。

26、五代时,天下大乱,流传的御玺不知所终。

27、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都认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玺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

28、清代以后,人们开始对和氏璧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乾隆皇帝在《卞和献玉说》中,认为这只是韩非子的寓言而已。

29、  发现玉璧的人叫卞和,为了纪念它,所以叫和氏璧。

30、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向。

31、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今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境内五道峡)里得到一块璞玉。

32、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

33、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

34、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

35、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

36、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

37、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