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精选百科 > 正文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全句(其次伐交上一句)

2022-11-07 14:46:47 精选百科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全句,其次伐交上一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意思...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全句,其次伐交上一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意思是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

2、原句出自于春秋孙武的《孙子兵法·谋攻篇》。

3、原文: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4、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5、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6、白话译文: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高明的。

7、所以,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8、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9、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孙武辗转到吴国时,适逢公子光政变。

10、公子光即位后,伍子胥听说其才能,向吴王推荐。

11、孙武带着这13篇晋见吴王,获得重用。

12、《汉书·艺文志》记载:八十二篇中的十三篇著于见吴王前;见吴王后又着问答多篇。

13、晚至唐代,流传的孙子兵法共三卷,其中十三篇为上卷,还有中下二卷。

14、注家杜牧认为,曹操将八十二篇孙子兵法删节为十三篇;但其他注家认为十三篇出自孙子本人,不是曹操删节的结果,是由孙武草创,后经其弟子整理成书。

15、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16、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7、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最次伐兵,最下攻城。

18、 用兵的最上等策略,是用计谋去挫折对方,使对方屈服。

19、其次是在外交上击败对方(如离间其同盟,使之孤立)。

20、再其次是直接与敌交战。

21、最下策就是攻城,非到不得已时才采取 整段话的核心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22、孙武的用意在明显不过了:既然战争是最终极的手段,所以尽量应当避免。

23、但是由于冲突无法避免,就应该考虑退而求其次的手段。

24、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指通过非战争方式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屈人之兵:使敌人屈服)用兵的最上等策略,是用计谋去挫折对方,使对方屈服。

25、其次是在外交上击败对方(如离间其同盟,使之孤立)。

26、“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27、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