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精选百科 > 正文

佛教十戒视频(佛教十戒)

2022-11-09 11:28:43 精选百科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佛教十戒视频,佛教十戒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佛教的十戒是:不杀生、不偷...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佛教十戒视频,佛教十戒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佛教的十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2、第一戒,不杀生。

3、简说:不杀害一切有情生命。

4、第二戒,不偷盗。

5、简说:未经物主允许不取为己有。

6、第三戒,不非梵行(不淫)。

7、简说:不与人、非人等行淫事。

8、第四戒,不妄语。

9、简说:不说虚妄之事,尤其是大妄语--未证言证。

10、第五戒,不饮酒。

11、简说:不沾染麻醉神智之物品,含烟、酒、毒品。

12、第六戒,不著华鬘好香涂身。

13、简说:不可打扮华丽,不可在身上涂抹高级的香油、香水、精油等物。

14、第七戒,不歌舞观听。

15、简说:不可观看聆听唱歌、跳舞、戏剧等相类似的声光视听娱乐。

16、第八戒,不坐高广大床上。

17、简说:坐卧起居不可使用宽大舒适的床、椅。

18、第九戒,不非时食。

19、简说:也称为“过午不食”,即是过了中午之后不得吃饭、用食。

20、第十戒,不捉钱金银宝物。

21、简说:不拥有、不追求、不藏匿金钱珍宝等财产。

22、扩展资料:佛门戒律,为未来获得人身的条件。

23、然而守五戒,只是消极的戒恶。

24、消极的戒恶不是佛法的究竟义,所以进一步鼓励人积极的为善。

25、十善:不杀生、不偷窃、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拍马、不贪婪、不恼怒、不背离佛法。

26、一、不杀生,不杀生者,谓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杀之善。

27、既不杀已,当行放生之善也。

28、二、不偷盗,不偷盗者,谓不窃取他人财物,即是止盗之善。

29、既不盗已,当行布施之善也。

30、三、不邪淫,不邪淫者,谓不行邪淫欲事,即是止淫之善。

31、既不邪淫,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32、四、不妄语,不妄语者,谓不起虚言,诳惑他人,即是止妄语之善。

33、既不妄语,当行实语之善也。

34、五、不两舌,不两舌者,谓不向两边,说是谈非,令他斗诤,即是止两舌之善。

35、既不两舌,当行和合利益之善也。

36、六、不恶口,不恶口者,谓不发粗犷恶言,骂辱他人,即是止恶口之善。

37、既不恶口,当行柔和软语之善也。

38、七、不绮语,不绮语者,谓不庄饰华丽之言,令人乐闻,即是止绮语之善。

39、既不绮语,当行质直正言之善也。

40、八、不贪欲,不贪欲者,谓不贪着情欲尘境,即是止贪之善。

41、既不贪欲,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42、九、不嗔恚,不嗔恚者,谓不生忿怒之心,嗔恨于人,即是止嗔之善。

43、既不嗔恚,当行慈忍之善也。

44、十、不邪见,不邪见者,谓不偏邪异见,执非为是,即是止邪见之善。

45、既不邪见,当行正信正见之善也。

4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戒百度百科-佛教戒律 一、佛教的五条戒律一般被称为“五戒”,是指:一不杀生戒;二不偷盗戒;三不邪淫戒;四不妄语戒;五不饮酒戒。

47、  二、具体解释:五戒是佛教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   不杀生戒:如果知道是有生命的众生,而起了杀害对方之心,并且具体实施了这种行为,造成了对方死亡的结果,就叫杀生。

48、如果不做此事,叫不杀生戒;   2、不偷盗戒:知道不是自己的物品,而起了偷盗之心,并且把物品拿走,使物品离开了它本来的地方,归我所有,就叫偷盗。

49、如果不做此事,叫不偷盗戒;   3、不邪淫戒:不符合世间法律的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以及合法配偶在非时、非处、非道处交合就叫邪淫。

50、如果不做此事,叫不邪淫戒;   4、不妄语戒:为了欺骗他人,隐瞒事实,而说虚假的语言就叫妄语。

51、如果不做此事,叫不妄语戒;   5、不饮酒戒:酒有三种,一者谷酒,二者果酒,三者药酒,若干若湿,若浊若清,如是等能令人心动放逸,起三十六失。

52、若不饮者。

53、是名不饮酒戒。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