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精选百科 > 正文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全文(四十不惑五十)

2022-11-26 07:37:01 精选百科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全文,四十不惑五十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这句...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全文,四十不惑五十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白发苍苍;一百长命百岁。

2、出处来源于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为政》。

3、2、原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3、释义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到五十岁,懂得世事发展的自然规律,到六十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到七十岁,可以从心到身自由运作,而又不越出应有的规矩。

5、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6、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7、2、赏析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8、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9、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0、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11、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12、3、作者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

13、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14、以上资料参考 百度百科—论语·为政。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