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精选百科 > 正文

凿壁借光的主人公后来怎么样了(凿壁借光的主人公是谁)

2022-12-15 04:35:00 精选百科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凿壁借光的主人公后来怎么样了,凿壁借光的主人公是谁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凿壁借光的主人公后来怎么样了,凿壁借光的主人公是谁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主人公是:匡衡。

2、成语故事: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

3、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

4、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5、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

6、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

7、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8、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9、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

10、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

11、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

12、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

13、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14、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

15、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16、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17、[成语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18、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19、[典故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的志士。

20、[近义词]囊虫映雪、穿壁引光、废寝忘食[反义词]不学无术[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成语结构]连动式[产生年代]古代扩展资料:反义词:不学无术[成语解释]学:学问;术:技能。

21、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

22、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23、[典故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毛病。

24、[近义词]目不识丁、胸无点墨[反义词]博古通今、博学多才[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贬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人无学术、没本事[成语结构]联合式[产生年代]古代凿壁偷光的主人公叫做匡衡,他由于小时候家境贫穷,曾为了晚上也能读书,借着邻居房屋缝隙的光刻苦学习,后来一步步从郎中升到了丞相。

25、匡衡是西汉时期的经学家,关于他的出生地并没有固定的说法,一是东海承人,一是兰陵县匡王村人,匡衡的家庭从小就不富裕,世世代代都是农民,但是匡衡十分好学,因此他凿壁偷光的故事也是被广为传颂,并且通过给人帮工赚取学费,拜在了博士的门下学习《诗经》,才为他后来成为丞相铺平了道路。

26、扩展资料:匡衡的故事: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27、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

28、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

29、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

30、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31、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

32、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33、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

34、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35、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36、匡衡匡衡家里很穷,没钱上学,向他人结束,由于晚上太黑了,白天又要种地,等他长大一点,他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一把小刀往墙上凿出一个小洞,这样隔壁的光就能透过来了,后来那个洞就匡衡,越凿越大!主人公是匡衡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