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精选百科 > 正文

降本流末怎么读(降本流末)

2022-12-30 15:22:32 精选百科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降本流末怎么读,降本流末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因为:清、浊、动、静、天...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降本流末怎么读,降本流末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因为:清、浊、动、静、天、地、男、女,万事万物的生生化化,由本到末的运行,永不停止,人在其境,如果迷于其中,随波逐流,便是生死流浪!如果放下身心,合于大道的清静无为,便是道德崇高的人了。

2、这要结合上下文概念,原文中老君曰:“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3、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4、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5、”这句话意为:道分清浊动静之喻,男女动静之机,清浊动静之理,男女清浊之用,动静之机,万物本末之由。

6、所谓大道的造化,乃是大道中自然而然大道无形的运作,丝毫没有一点自私的作为,这样才能做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境界。

7、夫,发语词。

8、清为天,正阳之炁,上升为天。

9、浊为地,正阴之炁,下结为地。

10、有清有浊,指能清能浊,如宇宙中有清水就有浊水一样。

11、动,指动态。

12、静,指静态。

13、有动有静,指能动能静。

14、天清,指天动而清。

15、地浊,指地凝而浊。

16、天动地静,指天地有动有静。

17、男清,男子有神炁之清。

18、女浊,女子有败血之浊。

19、男动,男子好动。

20、女静,女子好静。

21、降本,归于根本。

22、流末,返于末端。

23、扩展资料:《清静经》五百八十字左右。

24、篇幅虽短,却是道士们日常诵习的重要功课之一。

25、编入《早坛功课经》之中。

26、全真道士领受初真戒时,也必须诵习此经。

27、因此,《清静经》在后来的道教中,被视为一部非常重要的上乘经典。

28、由於一般人思维的局限性,所说的道都只是真正道的一部分,并无法深入剖析道的全貌,故无法反映道的本质。

29、正因为”道”本身是难以言说,所以在《清静经》里写道:「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30、」也就是说,这个「道」字虽然抽象,但老子还是先把这个终极真理叫作『道』。

31、」道,是「一」之上,不可言说者,为体。

32、德,是道所衍生的万物一切,事物的存在规律,为用,而生生不息即是道体的作用,道存在於天地之间的生命意义。

3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静经因为:清、浊、动、静、天、地、男、女,万事万物的生生化化,由本到末的运行,永不停止,人在其境,如果迷于其中,随波逐流,便是生死流浪!如果放下身心,合于大道的清静无为,便是道德崇高的人了。

34、所以说“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35、文中曾指出:人活的那一口阳气是天道赋予的,消耗完就该死了。

36、是道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37、赋予万物那一股清气,阳气。

38、天地未分之时,混混沌沌,溟滓无形,元始妙化,运转开张,清气上澄而为天,浊气下凝结而为地,阳精为日,阴精为月,日月之精为星辰。

39、和气为人,旁气为兽,薄气为禽,繁气为虫。

40、万物生育,各有因缘,随其因缘而决定其沉浮,或愚或智,或明或暗,或大或小,或浊或清等千殊万品,皆禀道而生。

41、这就像上台阶一样,既然当初是“降本流末”一阶阶的走下来,现在就得“返本还原”一阶阶的爬回去。

42、而这个过程中,只有站在最后最高那一阶的“人”是最幸福的,因为此刻他只要懂得抬起脚,往上再走一步,就立刻可以返回到安安稳稳的本源了。

43、扩展资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全文相关内容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44、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45、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46、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47、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48、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49、白话译文:太上老君说:道是至高无上的,是在没有天地之前,有一个没有形状的最高能源,世间万物都是由她所生。

50、她是不可名状之物,而又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为阴阳。

51、人有喜、怒、哀、乐等表现,都是从一个“情”字中而来,然而不可名状的大道,虽然万物都在她的包容之中,但她则是一视同仁,没有半点偏爱和私护,在大宇宙中旋转运行,没有止息,也没有偏差,试想这种充沛的能力及行为,是谁给她的呢?那就是没有一分一毫私情的大道。

52、宇宙中有清水就有浊水,有动有静;天地有动有静。

53、男子有神炁之清,女子有败血之浊。

54、男子好动,女子好静。

55、万物一切都是遵循本来的规律。

5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静经这句话的意思是,一炁向上为天,降下为地,然后而生万物舍本逐末,大道无形,生育万物。

57、本如油,末如光。

58、无形的道,而生有形的物。

59、降本流末,而生万物者。

60、降为生,流为成,本为始,末为终,是故万物乃人之末,人为万物之本;人又为天地之末,天地又为人之本。

61、夫人不可以无本,亦不可以无末。

62、本者体也,末者用也,则两不相离。

63、天地以太空为本,而生人畜万物;人畜以至善为本,而生周身百体。

64、天不失其本,则天且长且久;人不失其本,则人为佛为仙,亦可以与天地同寿矣。

65、人活的那一口阳气是天道赋予的,消耗完就该死了。

66、是道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67、赋予万物那一股清气,阳气。

68、天地未分之时,混混沌沌,溟滓无形,元始妙化,运转开张,清气上澄而为天,浊气下凝结而为地,阳精为日,阴精为月,日月之精为星辰,和气为人,旁气为兽,薄气为禽,繁气为虫。

69、万物生育,各有因缘,随其因缘而决定其沉浮,或愚或智,或明或暗,或大或小,或浊或清等千殊万品,皆禀道而生。

70、扩展资料:道德清静烈火不侵摘自《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无名氏注本玄门后学桑楚、三景语译宋朝庆元年间,有个名叫孙寿的人。

71、居住在海边的丛林中,以打猎为生。

72、一天,丛林中突然起火,漫天的烟雾和火焰,树木都被焚烧殆尽,然而有一小片树林却丝毫没有受到火焰的侵蚀,而且长得非常茂盛。

73、孙寿觉得很奇怪,就过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74、走近一看,树丛中有一所坛靖,推门进去,只见一位老人,年纪大约七十多岁,正端坐在桌案前读诵着一卷经文。

75、孙寿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在读什么?”老人惊奇地问道:“什么人到我这里来了?”孙寿回答说:“我是海边的猎户,刚才丛林里起了大火,唯独您的居室及周边不遭火焚,安然无恙,所以想来看看是什么原因。

76、”老人说:“我在此处居住已经有四百多年了,从没有遇见过水灾火灾。

77、”孙寿又问:“您读的是什么经文?”老人回答说:“是《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78、”孙寿说:“什么叫做《清静经》呢?”老人说:“请坐吧,让我细细地为你解说。

79、所谓“清静”,即是道德。

80、所以我的身体清静,这是我持守清素之行的缘故。

8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静经这句话的意思是,一炁向上为天,降下为地,然后而生万物舍本逐末,大道无形,生育万物。

82、本如油,末如光。

83、无形的道,而生有形的物。

84、降本流末,而生万物者。

85、降为生,流为成,本为始,末为终,是故万物乃人之末,人为万物之本;人又为天地之末,天地又为人之本。

86、夫人不可以无本,亦不可以无末。

87、本者体也,末者用也,则两不相离。

88、天地以太空为本,而生人畜万物;人畜以至善为本,而生周身百体。

89、天不失其本,则天且长且久;人不失其本,则人为佛为仙,亦可以与天地同寿矣。

90、人活的那一口阳气是天道赋予的,消耗完就该死了。

91、是道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92、赋予万物那一股清气,阳气。

93、天地未分之时,混混沌沌,溟滓无形,元始妙化,运转开张,清气上澄而为天,浊气下凝结而为地,阳精为日,阴精为月,日月之精为星辰,和气为人,旁气为兽,薄气为禽,繁气为虫。

94、万物生育,各有因缘,随其因缘而决定其沉浮,或愚或智,或明或暗,或大或小,或浊或清等千殊万品,皆禀道而生。

95、老君恐怕人们不懂得溯本去追求本来的生命,不瞭解人们有一个本性及归宿可以追寻,因此用这句话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是大道所生的,所以人身之中都有道(阴阳二气)的存在,只要懂得依循自身中的阴阳之道的生化,每个人都有机会可以慢慢的溯回到自己的本源,踏上返本还原之路了。

96、这就像上台阶一样,既然当初是「降本流末」一阶阶的走下来,现在就得「返本还原」一阶阶的爬回去。

97、而这个过程中,只有站在最後最高那一阶的「人」是最幸福的,因为此刻他只要懂得抬起脚,往上再走一步,就立刻可以返回到安安稳稳的本源了。

98、今日我们已有幸获得了人身,「人」就是万物里面最接近大道本源的生物了,我们是最高等最灵敏的生物,我们已站在这一连串长阶最顶端那一阶上,此刻只要盯紧目标前进,今世马上就可以成功了。

99、因此才称为「万物之灵」!你小时候玩过这样的游戏吗?一张长长的纸,从最下面画了一条很长的寻宝图到最上端,一开始只有一条路,然後故意画了很多叉路来扰乱你的视听,把它卷起来後,让玩的人从第一步慢慢去溯本,看看能不能避开重重的叉路而直达本源,找到无比珍贵的宝藏。

100、这就好像我们前面已经过了千百万年的道路,过了千百万个轮回,现在终於来到最後的一个关头,我们如今幸有了人身,眼见就快要成功了,如果在这最後一关却选错了路,你说可不可惜呢?天下最可惜的莫过於这种事情了!因此你一定要慎选你的修行道路才好呀!此处老子用「降本流末,而生万物」这句话,来勉励我们,只要如法修行,每个人都可以一级级的溯回本源的。

101、从胎卵湿化经过很多次的轮转造化,再往上跳一级,然後再经过很多次轮转造化,再往上跳一级…跳到最後要成道之前的一个阶梯,就是我们这个「人身」了!所以人若懂得运用一身的造化之妙(本性),再往上跳一级,就可以回到他的本源了,就可以成道了。

102、有幸获得人身的人,怎能不好好运用自己的自性,将你送到安稳的彼岸呢!这就是这句「降本流末,而生万物」的言外之意。

103、这句话的意思是,一炁向上为天,降下为地,然后而生万物舍本逐末,大道无形,生育万物。

104、本如油,末如光。

105、无形的道,而生有形的物。

106、降本流末,而生万物者。

107、降为生,流为成,本为始,末为终,是故万物乃人之末,人为万物之本;人又为天地之末,天地又为人之本。

108、夫人不可以无本,亦不可以无末。

109、本者体也,末者用也,则两不相离。

110、天地以太空为本,而生人畜万物;人畜以至善为本,而生周身百体。

111、天不失其本,则天且长且久;人不失其本,则人为佛为仙,亦可以与天地同寿矣。

112、人活的那一口阳气是天道赋予的,消耗完就该死了。

113、是道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114、赋予万物那一股清气,阳气。

115、天地未分之时,混混沌沌,溟滓无形,元始妙化,运转开张,清气上澄而为天,浊气下凝结而为地,阳精为日,阴精为月,日月之精为星辰,和气为人,旁气为兽,薄气为禽,繁气为虫。

116、万物生育,各有因缘,随其因缘而决定其沉浮,或愚或智,或明或暗,或大或小,或浊或清等千殊万品,皆禀道而生。

117、道家在上一段将这阴阳二气类比为天地、再类比为男女,而此句再将它类比到万物身上。

118、也就是从大道,化生到天地、甚至男女,甚至於所有的动物、植物、矿物…都是这大道同一个本源,慢慢的往末端造化所生出来的,因此称为「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119、」「降」就是由高而低,由无极而太极、而两仪、而四相、而八卦、而万物,叫做「降」。

120、像泉水从本源一直向下流放,而产生了个种的变化。

121、其言外之意是让我们瞭解到,万物皆出自於同一个本源——道。

122、然而这气从本源流到了末端的时候,已经经过种种阴阳交媾的变化了,因此与本源已经不一样了。

123、就像从山上冒出来的泉水,一直往山下流,流到最後它的本质虽然依然是水,但成份已经与本源愈来愈不一样了。

124、「降本流末,而生万物」这句话另有一个更有建设性的言外之意,虽然人们现在已经和本源有所差距了,但是如果懂得溯本之道,懂得逆流而上的话,每个人都可以回溯到完全一样的本源,就像下游的鱼,可以逆流而上,找到最清澈的本源一样,这才是「降本流末,而生万物」的真正用意。

125、老君恐怕人们不懂得溯本去追求本来的生命,不瞭解人们有一个本性及归宿可以追寻,因此用这句话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是大道所生的,所以人身之中都有道(阴阳二气)的存在,只要懂得依循自身中的阴阳之道的生化,每个人都有机会可以慢慢的溯回到自己的本源,踏上返本还原之路了。

126、这就像上台阶一样,既然当初是「降本流末」一阶阶的走下来,现在就得「返本还原」一阶阶的爬回去。

127、而这个过程中,只有站在最後最高那一阶的「人」是最幸福的,因为此刻他只要懂得抬起脚,往上再走一步,就立刻可以返回到安安稳稳的本源了。

128、今日我们已有幸获得了人身,「人」就是万物里面最接近大道本源的生物了,我们是最高等最灵敏的生物,我们已站在这一连串长阶最顶端那一阶上,此刻只要盯紧目标前进,今世马上就可以成功了。

129、因此才称为「万物之灵」!你小时候玩过这样的游戏吗?一张长长的纸,从最下面画了一条很长的寻宝图到最上端,一开始只有一条路,然後故意画了很多叉路来扰乱你的视听,把它卷起来後,让玩的人从第一步慢慢去溯本,看看能不能避开重重的叉路而直达本源,找到无比珍贵的宝藏。

130、这就好像我们前面已经过了千百万年的道路,过了千百万个轮回,现在终於来到最後的一个关头,我们如今幸有了人身,眼见就快要成功了,如果在这最後一关却选错了路,你说可不可惜呢?天下最可惜的莫过於这种事情了!因此你一定要慎选你的修行道路才好呀!此处老子用「降本流末,而生万物」这句话,来勉励我们,只要如法修行,每个人都可以一级级的溯回本源的。

131、从胎卵湿化经过很多次的轮转造化,再往上跳一级,然後再经过很多次轮转造化,再往上跳一级…跳到最後要成道之前的一个阶梯,就是我们这个「人身」了!所以人若懂得运用一身的造化之妙(本性),再往上跳一级,就可以回到他的本源了,就可以成道了。

132、有幸获得人身的人,怎能不好好运用自己的自性,将你送到安稳的彼岸呢!这就是这句「降本流末,而生万物」的言外之意。

133、PS:降本流末,而生万物,追本溯源,以通大道。

134、道教的一切修炼,都是以这句“降本流末”来做为指导根基的。

135、大家莫要只看见长江的波澜壮阔,也别只看见长江的支流合一,最最重要的是要见到那源头的一汪清泉!“顺则人,逆则仙,只在阴阳颠倒颠!”。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