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精选百科 > 正文

神舟号飞船的信息简介(神舟号飞船的信息)

2023-01-03 03:44:38 精选百科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神舟号飞船的信息简介,神舟号飞船的信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神舟飞船是...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神舟号飞船的信息简介,神舟号飞船的信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2、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3、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

4、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5、扩展资料:飞船结构:轨道舱:飞船结构分为: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附加段,四部分,“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7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

6、轨道舱被称为“多功能厅”,因为几名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它时间都在轨道舱里。

7、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和清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8、返回舱:返回舱又称座舱,长2.00米,直径2.40米(不包括防热层)。

9、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

10、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

11、神舟飞船的返回舱呈钟形,有舱门与轨道舱相通。

12、返回舱式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内设可供3名航天员斜躺的座椅,供航天员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乘坐。

13、座椅前下方是仪表板、手控操纵手柄和光学瞄准镜等,显示飞船上各系统机器设备的状况。

14、推进舱:推进舱又叫仪器舱或设备舱。

15、推进舱长3.05米,直径2.50米,底部直径2.80米。

16、安装推进系统、电源、轨道制动,并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

17、它呈圆柱形,内部装载推进系统的发动机和推进剂,为飞船提供调整姿态和轨道以及制动减速所需要的动力,还有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统的部分设备。

18、附加段:附加段也叫过渡段,是为将来与另一艘飞船或空间站交会对接做准备用的。

19、在载人飞行及交会对接前,他也可以安装各种仪器用于空间探测。

20、对于附加段现阶段的设备没有官方介绍,但是一些业内人士进行了大胆的推测,如:其中一个半环型装置,据推测是用来安装方形的仪器装置。

21、而三个相互垂直并可伸出的0.4米的探针被推测为可能是导航系统的一部分或对接系统的一部分。

22、因为美国的阿波罗飞船上曾有类似的装置用来进行对接。

23、神舟飞船轨道舱前端可能装有俄罗斯式的对接系统。

24、但这些装置可能只是一种试验型,在将来执行与太空站对接的任务时肯定会被新型对接系统所替换。

25、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神舟飞船神舟号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由中国研制的一种卫星式宇宙飞船。

26、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构成,总长8.86米,总重7790公斤。

27、神舟号火箭是由长征2F火箭送入低轨道的。

28、 结构 推进舱 飞船的推进舱位于飞船后部,外形为圆筒状,装有4台主发动机和平移发动机,两侧装有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阵。

29、推进舱主要用于飞船的姿态控制、变轨和制动。

30、 返回舱 飞船的返回舱位于飞船中部,外形呈大钝头倒锥体,直径2.5米,空间约6立方米,可容纳3名航天员,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飞船。

31、飞船的返回舱外形按照部分升力体设计,飞船采用升力式再入方式。

32、飞船采用圆顶降落伞回收方案,降落伞面积12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降落伞。

33、 轨道舱 飞船的轨道舱位于飞船前端,外形呈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形,两侧装有[太阳能电池]]阵、太阳敏感器、天线和对接机构。

34、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飞行期间的生活舱、试验舱和货舱。

35、轨道舱具有留轨能力,可继续在轨工作半年以上。

36、上次发射的轨道舱可以同与下一个飞船进行交会对接,这样就节省了交会对接的发射次数,降低了载人航天计划的总体费用。

37、 飞船的附加段主要用于飞船交会对接,一般根据飞行任务内容决定是否需要附加段。

38、 已执行任务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发射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6艘系列飞船,其中神舟五号、六号实际载人。

39、 - [[神舟一号(1999年11月20日)-第一次测试飞行,成功实现天地往返。

40、 - 神舟二号(2001年1月9日)-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41、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对工程总体和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考核,检验总体技术方案和各系统技术方案的正确性与匹配性,取得与载人飞行有关的数据和科学实验数据。

42、 - 神舟三号(2002年3月25日)-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考核火箭逃逸功能、控制系统冗余、飞船应急救生、自主应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

43、这次任务载有模拟宇航员。

44、 - 神舟四号(2002年12月29日)-无人状态下全面考核的一次飞行试验。

45、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确保航天员绝对安全,进一步完善和考核火箭、飞船、测控系统的可靠性。

46、 - 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日)-首次成功载人飞行。

47、承载宇航员杨利伟围绕地球十四圈。

48、 - 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首次进行多人多天的航天飞行,承载的宇航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49、神舟号飞船神舟号飞船是由中国研制的一种卫星式宇宙飞船。

50、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构成,总长8.86米,总重7790公斤。

51、神舟号火箭是由长征2F火箭送入低轨道的。

52、 结构推进舱飞船的推进舱位于飞船后部,外形为圆筒状,装有4台主发动机和平移发动机,两侧装有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阵。

53、推进舱主要用于飞船的姿态控制、变轨和制动。

54、 返回舱飞船的返回舱位于飞船中部,外形呈大钝头倒锥体,直径2.5米,空间约6立方米,可容纳3名航天员,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飞船。

55、飞船的返回舱外形按照部分升力体设计,飞船采用升力式再入方式。

56、飞船采用圆顶降落伞回收方案,降落伞面积12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降落伞。

57、 轨道舱飞船的轨道舱位于飞船前端,外形呈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形,两侧装有[太阳能电池]]阵、太阳敏感器、天线和对接机构。

58、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飞行期间的生活舱、试验舱和货舱。

59、轨道舱具有留轨能力,可继续在轨工作半年以上。

60、上次发射的轨道舱可以同与下一个飞船进行交会对接,这样就节省了交会对接的发射次数,降低了载人航天计划的总体费用。

61、 飞船的附加段主要用于飞船交会对接,一般根据飞行任务内容决定是否需要附加段。

62、 已执行任务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发射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6艘系列飞船,其中神舟五号、六号实际载人。

63、 - [[神舟一号(1999年11月20日)-第一次测试飞行,成功实现天地往返。

64、 - 神舟二号(2001年1月9日)-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65、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对工程总体和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考核,检验总体技术方案和各系统技术方案的正确性与匹配性,取得与载人飞行有关的数据和科学实验数据。

66、 - 神舟三号(2002年3月25日)-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考核火箭逃逸功能、控制系统冗余、飞船应急救生、自主应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

67、这次任务载有模拟宇航员。

68、 - 神舟四号(2002年12月29日)-无人状态下全面考核的一次飞行试验。

69、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确保航天员绝对安全,进一步完善和考核火箭、飞船、测控系统的可靠性。

70、 - 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日)-首次成功载人飞行。

71、承载宇航员杨利伟围绕地球十四圈。

72、 - 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首次进行多人多天的航天飞行,承载的宇航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73、 计划中的任务 - 神舟七号(2008年) - 神舟八号神舟一号 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发射,21日回收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神舟二号 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发射,1月16日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神舟三号 时间:2002年03月25日22时发射,4月1日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神舟四号 时间:2002年12月30日零时发射,2003年1月5日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神舟五号 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发射,21小时后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 神舟六号 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整发射,115小时33分钟后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74、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

75、神舟号飞船是由中国研制的一种卫星式宇宙飞船。

76、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构成,总长8.86米,总重7790公斤。

77、神舟号火箭是由长征2F火箭送入低轨道的。

78、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发射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6艘系列飞船,其中神舟五号、六号实际载人。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