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精选百科 > 正文

卡农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卡农的作者)

2023-01-13 15:14:50 精选百科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卡农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卡农的作者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你说的卡农是音乐...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卡农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卡农的作者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你说的卡农是音乐的话,作者就是Johann Pachelbel 约翰·巴哈贝 主要作品——卡农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作品,Canon in D(D大调卡农),三百年后魅力依旧,不仅是现代人最喜爱的器乐小品之一,也是电影电视广告配乐的常客。

2、这个曲子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1678至1690年之间,乐曲编制由三把小提琴以及数字低音,一开始低音乐器奏出两小节顽固八个低音,接下来三部的小提琴依次出现,低音乐器从头到尾重覆了二十八次同样八个音。

3、一般在这一个曲子之后还附加上一首轻快的Gigue(吉格舞曲)形成一对来演出。

4、   要特别注解的是“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许多人误以为这个曲子便为“卡农”,“卡农”字面上是“轮唱”的意思,数个声部的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随,十四世纪便有出现这种形式的乐曲。

5、Gigue是吉格舞曲。

6、   巴哈贝尔的卡农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for 3 violins and Basso Continuo》(为三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创作的D大调卡农和吉格舞曲)。

7、因为有一部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电影配乐,这首曲子便广为人知,《我的野蛮女友》同样也在场景中运用了这首作品。

8、在古典音乐TV动画《金色琴弦》中,也出现了这首曲子。

9、这是个德国作曲家,但德国实在很难让他产生如此美丽的灵感。

10、这是作者在意大利威尼斯时写的音乐,用了回旋曲曲式,有无穷动音乐的元素在里面。

11、而这个音乐之所以在所有卡农里面特别有名,因为它带着一丝意大利式的忧伤,甜蜜宁静的忧伤。

12、   婉转的曲调却并不悲痛,用28度的轮回诉说暴雨后的晴空。

13、真像这样的感觉。

14、雨后一尘不染的天空,湛蓝、悠远、纯净。

15、   当年年轻的帕赫贝尔,忍受着爱妻孩子死于鼠疫的巨大痛苦,创作出一组不朽的音乐,以纪念往逝的死者,其中的一首变奏曲,就是后人所称呼的D大调卡农(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for 3 violins and Basso Continuo)。

16、准确地说,作为一种曲式名称,卡农并非特指一首曲子,其原意为“规则”,卡农(Canon)复调音乐之一种,原意为“规律”。

17、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后出现,造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地模仿,即严格的模仿对位。

18、第一次出现的声部称“起句”,相隔一小节或两小节后出现的重复声部称“应句”,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称“卡农曲”,声乐曲中的“轮唱”亦即“卡农曲”的一种。

19、卡农出现于十三、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