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精选百科 > 正文

草地螟虫用什么药防治(草地螟)

2023-01-19 12:46:35 精选百科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草地螟虫用什么药防治,草地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草地螟(Loxostege st...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草地螟虫用什么药防治,草地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又名黄绿条螟,俗称花毛虫、花软虫、打灯蛾。

2、属鳞翅目,螟蛾科。

3、是1种周期性大发生的毁灭性杂食性害虫。

4、分布于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

5、幼虫喜食胡麻、豆类、马铃薯、花生、甜菜、蔬菜等。

6、为害状初孵幼虫活动量小,2龄后幼虫在叶片间用丝作薄网,居内取食叶肉,残留表皮。

7、4龄后食量大增,常将植物叶片食光,仅留粗大叶脉,以致植物枯死。

8、形态特征成虫长10~12毫米,翅展18~28毫米,黑褐色小型蛾子。

9、前翅浅褐色,外缘有1条由黄白色小点连成的纵纹,在接近翅中央处,有1较大的黄白色线条。

10、后翅淡灰色,有2条与外缘平行的黑色波状纹。

11、静止时两翅叠合成三角形。

12、卵椭圆形,长0.8~1.2毫米,一般3~5粒或7~8粒卵成串状粘成覆瓦状,平滑而有珍珠光泽。

13、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16~25毫米,为灰黑色,两侧有鲜黄色条纹,硬皮板上有3条黄色纵纹。

14、腹部第一至八节各有6个暗色瘤。

15、蛹长14~20毫米,黄色,背部各节有14个红褐色小点,尾刺8根。

16、土茧长30~40毫米,粘有细沙。

17、发生特点在张家口坝上地区1年发生2代。

18、以老熟幼虫在土中吐丝作茧越冬。

19、第二年春随着气温的回升,开始化蛹。

20、越冬代成虫始见于5月下旬至6月初,6月中为羽化出土盛期。

21、6月中旬第一代幼虫始发,6月底至7月上旬为盛发。

22、初期为害灰菜,后移到胡麻等作物上为害。

23、7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化蛹。

24、7月下旬至8月中旬羽化为第一代成虫,8月上旬至9月上旬发生第二代幼虫。

25、因气候冷凉,第二代幼虫老熟和部分滞育的第一代老熟幼虫入土越冬。

26、防治方法(1)农业措施。

27、秋耕深翻,春季浅耕灭茬,可破坏越冬幼虫土茧,增加其死亡率;结合中耕除草,及时清除田间、地埂、道边等地灰菜、刺蓟等杂草,可灭卵,减少幼虫发生;发生期间,在作物田边挖沟、撒药带阻止幼虫大量迁移农田为害。

28、(2)人工防治。

29、在成虫盛发期,组织群众用三角形捕虫网,网底贴地迎风捕杀成蛾;或用树枝、扫帚等进行围攻捕打,把蛾子集中销毁。

30、(3)药剂防治。

31、幼虫大发生时,用80%敌敌畏乳油或用50%甲胺磷乳剂1000~15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每667平方米15毫升)或用快杀灵1500~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