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科技 > 正文
我们不停地喊他们。但是蛟龙还没有回应。在那次潜水中,母船的指挥系统与潜艇失去联系近一个小时。虽然7年过去了,但在7000米海试中,中国海洋协会秘书长、蛟龙号海试现场指挥员刘峰依然对这一刻印象深刻。
蛟龙下海1小时。
深海是地球上人类为数不多的未知领域之一,而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有11034米,是地球上最低也是最神秘的地方。
2012年6月3日上午,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由向阳红9号运载,从江苏出发,驶向马里亚纳海沟。这一次,“蛟龙”号挑战了7000米俯冲目标。
下海前,潜艇艇员刚刚对蛟龙号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动力和通信正常。然后蛟龙被解开,与母船分离,慢慢从海里消失。然而,在一次通信后,蛟龙号失去了与母船的联系,而母船本应定期再次通信。
根据操作规则,如果通讯中断15分钟,就应该抛起来,潜水器必须返回。随着时间的流逝,通讯仍然没有恢复,空气变得紧张起来。央视记者甚至给央视总值班室打了电话,刘峰也接到了国家海洋局领导的问询电话。
几天前,在接受Zhongxin.com记者专访时,刘峰承认当时非常紧张,但多年的海试经验和仪器数据告诉他,“蛟龙”号是安全的。
“我也担心其他一些情况会导致潜艇失去移动能力。我已经和小龙战斗了十年。虽然没有语音通讯,但定位还在,所以机舱应该正常。”
最后发现潜艇意外操作,按下按钮开始语音通信。
据刘峰介绍,由于电磁波在海水中衰减严重,“蛟龙”号采用的是水声通信。这种通信方式带宽窄,只能实现单向通信,就像对讲机一样。“我们将语音通信的优先级设置为最高。当按下通话按钮时,它会占用上传通道。上面的演讲我听不见,下面也没人说话。就像失去联系一样。”
“总而言之,没有经验。晚上,我们修改了客舱活动规则,要求把对讲机放在指定位置。”刘枫告诉记者。“一个国家深海能力的发展也需要不断的积累,对方案进行优化,确保作业安全可靠。
由浅入深,“50米最难”。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世界海洋的最深处,高压、黑暗、寒冷。深海压力等极端条件威胁着潜水器和潜艇的安全。然而,在刘峰看来,最难的是蛟龙号在南海进行50米测试的时候。
50米有很多安全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蛟龙已经抛掉了所有的压舱物,无法漂浮,怎么办?最后讨论的方案是在蛟龙上安装浮力材料,通过电缆连接,用电爆螺栓释放,实现自救。
“听起来很简单,但能否通过出海来验证,这就是为什么我说50米是最难的。例如,释放浮力材料时,潜水器的姿态应协调一致。否则,电缆可能会缠绕在螺旋桨上,从而导致事故。没有100%的把握,我们不能让蛟龙沉入更深的水中。每一个密码、每一个规范都在不断调整,为下一次测试提供了条件。”
蛟龙的实验策略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域首次突破7000米深度,随后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7062米的纪录,也创造了世界同类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的纪录。这表明中国有能力把人带到世界上99.8%以上的海洋深处进行作业。
十年迈向深海蛟龙队。
在刘峰看来,深海设备的性能决定了我国深海勘探的质量和效率。这也是激励他和他的团队在10年内一步步深入大海的动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国际海底开展了一系列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活动。2001年,中国获得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合同区,拥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采矿权。随着海洋工作的深入,科学界越来越觉得深潜设备是必备工具。
2001年1月,中国海洋协会邀请了国内海洋行业的10位院士和15位教授级专家,以及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载人潜水器的研发进行了深入探讨。
经过反复论证,2002年3月,刘峰作为项目负责人,与“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办公室签订了重大专项研发合同。同年6月,科技部批准立项7000米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
蛟龙号工程初期,我国研制的载人潜水器只有600米深。600米到7000米有很多困难。“在7000米的深海中,每平方米的压力将达到700个大气压,这与高压水射流内部的压力相当。一旦机舱破裂,几秒钟内机舱就会充满水。高压下的水就像刀子一样危险。”刘峰这样描述了深潜面临的技术难题。
深潜器的研发是世界级的科技难题。在我国许多深海设备和加工技术处于空白的情况下,数百家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攻关。2009年,中国首次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
器蛟龙号研制成功,并成功在南海进行第一次1000米海试。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区域进行第四次下潜试验,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44天的海试期,对潜水器289项、水面支持系统24项功能和性能指标进行了逐一验证。
“我觉得蛟龙号的研发最宝贵的是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研究深海的骨干,他们成为我国深海高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从对引进的设备连拆都不太敢,到现在可以自己研发,这支队伍将在在我国进军深海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刘峰这样总结蛟龙号团队。
谈及未来蛟龙号的发展应用,刘峰透露,根据蛟龙号特点量身打造的新母船“深海一号”将于2019年10月正式交付使用。届时,蛟龙号将搭载 “深海一号”投入业务化运行,继续为中国大洋资源勘探和深海探测发光发热。
此外,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台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已经在南海投入应用,其使用效能、经济性和可靠性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由此,中国载人深潜同时具备了向最深海处进发和大面积勘探的双重能力。
根据规划,到2020年,“彩虹鱼”号深潜器将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11000米,去实现人类历史上第3次的载人深探,同时这也将是中国第一次实现载人探底深渊的极限。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
- 2022-10-07 用于便携式计算机的新内存模块已添加到Goodram系列中
- 2022-02-08 脸书在今年早些时候的承诺后 在测试中采用了黑暗模式
- 2022-10-29 华为FreeBuds Pro将于9月10日发布
- 2022-10-09 印度在2019年6月的全球移动数据速度排名中跌至第126位
- 2021-09-23 Twitch正在制作实时互动真人�
- 2021-10-05 新款MacBook Air和13英寸MacBook Pro采用与MacBook Pro 2019相同的改进键盘
- 2021-10-15 随着三菱退出的消息 多家三菱手机相继降价清仓
- 2022-07-20 教科文组织赞助的全球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在卢布尔雅那开幕
最新文章:
- 2023-03-07 最有名的清明节古诗名句(最有名的清明节古诗)
- 2023-03-07 苹果11月13日发售(苹果10月13日发布12手机)
- 2023-03-07 永爱医养商城(永爱)
- 2023-03-07 眼镜框的选择
- 2023-03-07 人人租(r人人)
- 2023-03-07 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是什么意思(托收承付是什么意思)
- 2023-03-07 风是自由的 希望你也是英文(你也是 英文)
- 2023-03-07 古诗情景运用填空题(经典古诗文情景阅读填空题)
- 热点推荐
-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