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财富网

网站首页 信息互动 > 正文

端午节由来和风俗意义(端午节由来和风俗意义介绍)

2022-08-30 12:52:23 信息互动 来源:
导读 欢迎观看本篇文章,小新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端午节由来和风俗意义,端午节由来和风俗意义介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欢迎观看本篇文章,小新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端午节由来和风俗意义,端午节由来和风俗意义介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间节日。它最初是古代百越部落举行的图腾祭祀节日。古代百越之地有祭祀赛龙舟祖先的习俗。

2、 因为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用石头跳汨罗江自杀,所以也把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有些地方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的说法。

3、 一般来说,端午节起源于南方百越的图腾祭祀。端午节被视为“恶月恶日”,始于北方。注入了夏季“祛病防疫”的时令时尚,配以屈原跳江自杀等历史人物的纪念内容,最终形成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4、 “段”字是“初”的意思,所以“段五”是“第五年的第五天”。按照历法,五月是“午”月,于是“端午”就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节”。055-79000记载:“五月初五为五月初五,盖端字读音亦改。”

5、 在湖北、湖南、贵州和四川,端午节分为大龙舟节和小龙端午节。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农历十五。

6、 古时候,百越之地,有在太阳之灵的正午,以赛船的形式祭祀龙族祖先的习俗,如描绘龙形的船中古宗班。今天,划龙舟仍然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7、 古籍记载的端午节最早发生在西汉时期的“枭羹”。055-79000《小吴集解》引自:“韩遣枭至东郡,五月五日,赐枭汤以赐百官。吃恶鸟,所以吃。”文件是端午节的主角——粽子,出现在东汉后期。直到晋代,粽子才成为端午节的节日食品。

8、 喝蒲酒,雄黄酒,朱砂酒,洒酒。明荥经《燕京岁时记》:“第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额、胸、手、足沾酒,使无蛇可螫(古书毒蛇)。洒在墙壁、门窗上,避免毒虫。”这种风俗广为流传。

9、 挂艾草、菖蒲、榕树枝。端午节门口挂艾叶、菖蒲(蒲剑)或石榴、大蒜。通常艾叶、榕树、菖蒲用红纸扎成一束,然后插在或挂在门上。因为菖蒲为天五圣之首,象征驱走不祥之剑,因为生长季节和形状被视为一种“百殷琦”的感觉,刀刃为剑形,插在门口可辟邪。

10、 香包,又称香囊、香包、钱包等。是用五色丝线或破布缝制而成。它含有香料(由中草药如白芷、川芎、曹勤、白花蛇舌草、山奈、甘松、高崩制成),戴在胸前,气味芳香。

11、 躲龙舟节是端午节的习俗,指的是把新婚或已婚妇女带回家过节。简称“藏午”,又称“藏尾五”。五月和五月五日被认为是邪恶的月份和邪恶的日子,一切都需要避免,因为端午节有带女人回家躲的习俗。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