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综合 > 正文

七夕李商隐古诗赏析(七夕李商隐)

2022-10-03 13:26:07 综合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七夕李商隐古诗赏析,七夕李商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意思:分开鸾扇走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七夕李商隐古诗赏析,七夕李商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意思:分开鸾扇走进了帐篷,搭长桥的喜鹊们已经完工。

2、怎样能将世上的死别,去换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原诗:七夕唐代:李商隐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3、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4、鸾(luán)扇:上面绣有凤凰图案的掌扇。

5、鸾,凤凰一类的鸟。

6、扇,指掌扇,古时模仿雉尾而制成的长柄扇,用于坐车上,以敝日挡尘。

7、凤幄(wò):闺中的帐幕;绣有凤凰图案的车帐。

8、星桥:鹊桥,传说七夕这日天下的喜鹊都飞往天河,为牛郎和织女相会搭桥。

9、争将:怎把。

10、无期别:死别;无期重逢的离别。

11、出自:唐 李商隐《七夕》扩展资料约大中七年(853年)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诗人仰望天空,遥想牛女相聚的情景,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爱妻早亡,于是创作了此诗来追悼亡妻。

12、此诗前二句写诗人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遥想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的美好情景:织女已经过河,并且走出凤幄,分开障扇,与牛郎相会;乌鹊完成填河铺桥的任务之后,全都撤回去了。

13、诗人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爱妻早亡,唯有自己独留人间,再也无法与她相会,于是诗人在后两句中发出沉痛的感叹,渴望能像牛郎织女那样每年与亡妻相会一次。

14、其中,第三句的“争将”一词写出与亡妻天人阻隔、阴阳渺茫的极致哀叹,显现人间死别反不如天上一年一度之相会,明显地表达出悼亡之情。

15、李商隐的诗的社会意义虽然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但是李商隐是对后世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因为爱好李商隐诗的人比爱好李、杜、白诗的人更多。

16、李商隐的诗歌,尤其是他的爱情诗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晚唐的韩偓等人,宋初的西昆诗人,直到清代的黄景仁、龚自珍,在诗风上均受其影响。

17、李商隐表现伤感情调的诗歌,于凄艳哀婉之中融入身世时世之感,追求一种细美幽约的美,诗而词化的特征比较显著,如题材的细小化,情思的深微化,意境的婉丽纤柔等。

18、这在诗与词之间搭起了一座过渡性的桥梁。

19、意思:分开鸾扇走进了帐篷,搭长桥的喜鹊们已经完工。

20、怎样能将世上的死别,去换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21、争将世上无期别。

22、换得年年一度来。

23、《七夕》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

24、此诗先遥想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再联想到自己爱妻早亡而渴望能每年与亡妻相会一次。

25、全诗想象丰富,语言精美,感情深厚。

26、扩展资料:创作背景: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这个传说中优美的爱情故事,令历代诗人吟咏不已,令感情孤寂的人心醉神驰。

27、约大中七年(853年)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诗人仰望天空,遥想牛女相聚的情景,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爱妻早亡,于是创作了此诗来追悼亡妻。

28、赏析:此诗前二句写诗人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遥想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的美好情景:织女已经过河,并且走出凤幄,分开障扇,与牛郎相会;乌鹊完成填河铺桥的任务之后,全都撤回去了。

29、诗人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爱妻早亡,唯有自己独留人间,再也无法与她相会,于是诗人在后两句中发出沉痛的感叹,渴望能像牛郎织女那样每年与亡妻相会一次。

30、其中,第三句的“争将”一词写出与亡妻天人阻隔、阴阳渺茫的极致哀叹,显现人间死别反不如天上一年一度之相会,明显地表达出悼亡之情。

31、全诗想象丰富,从天上想到地下,从牛郎织女想到自己的爱情生活,语言精美,感情深厚,借景抒怀,诗意在诗人的想象中奔驰,充分表现了诗人悼念亡妻的悲痛心情。

32、原文:七夕                            唐代:李商隐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33、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34、译文:七月七日晚仰望天空,遥想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的美好情景:织女已经过河,并且走出凤幄,分开障扇,与牛郎相会;乌鹊完成填河铺桥的任务之后,全都撤回去了。

35、这时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爱妻早亡,唯有自己独留人间,再也无法与她相会,此时无比的渴望能像牛郎织女那样每年与亡妻相会一次。

36、创作背景: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这个传说中优美的爱情故事,令历代诗人吟咏不已,令感情孤寂的人心醉神驰。

37、约大中七年(853年)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诗人仰望天空,遥想牛女相聚的情景,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爱妻早亡,于是创作了此诗来追悼亡妻。

38、辛未七夕唐代:李商隐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39、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40、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41、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42、译文:恐怕是仙人们喜欢别离,所以才叫人们长时间盼望相会的日期。

43、从来上天布满彩霞直垂银河畔,岂必硬要等待那金风四起玉露凝成之时?清辉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时相望已久,接织女过河的微云恰恰涌现得迟。

44、怎么会忘记不酬谢填河以渡的乌鹊,单给蜘蛛的偏爱向它乞求巧丝。

45、赏析:此诗的表现方法非常高明。

46、诗人即事即景抒情,将有关节日的传说、习俗与自己的处境、思想感情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借彼言此,既是彼又是此,使二者妙合无垠、浑然一体。

47、从表面意义来看,诗人是在写“七夕”节日的情景,从古老的传说故事到一直延续的民间风俗乃至于当时的客观景象都概括了进去。

48、若仔细品味,诗人在这形象的描述中又寄托了很深的寓意,将自己当时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含蓄地倾述出来,缠绵委婉,余味无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49、另外,诗人利用谐音双关的手法,用“巧丝”来谐“巧思”,也增加了此诗的情趣。

50、资料扩展: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

51、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52、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3、七夕李商隐这首诗的意思是:分开鸾扇走进了帐篷,搭长桥的喜鹊们已经完工。

54、怎样能将世上的死别,去换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55、《七夕》唐代:李商隐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56、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57、此诗前二句写诗人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遥想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的美好情景:织女已经过河,并且走出凤幄,分开障扇,与牛郎相会;乌鹊完成填河铺桥的任务之后,全都撤回去了。

58、诗人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爱妻早亡,唯有自己独留人间,再也无法与她相会,于是诗人在后两句中发出沉痛的感叹,渴望能像牛郎织女那样每年与亡妻相会一次。

59、其中,第三句的“争将”一词写出与亡妻天人阻隔、阴阳渺茫的极致哀叹,显现人间死别反不如天上一年一度之相会,明显地表达出悼亡之情。

60、全诗想象丰富,从天上想到地下,从牛郎织女想到自己的爱情生活,语言精美,感情深厚,借景抒怀,诗意在诗人的想象中奔驰,充分表现了诗人悼念亡妻的悲痛心情。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