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综合 > 正文

人善被人欺类似的句子(人善被人欺)

2022-10-05 21:05:18 综合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人善被人欺类似的句子,人善被人欺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社会上还有一种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人善被人欺类似的句子,人善被人欺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社会上还有一种说法:“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2、”这种说法听起来好像有一些道理,好象恶人没人敢欺,善人到处受气。

3、佛教讲三世因果。

4、有一首偈颂:“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5、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6、”天就是指因果规律。

7、善良的人会受恶人的欺侮,但从因果规律看,他不会永远被人欺侮。

8、恶人得到“好处”也是暂时的。

9、因果规律是客观存在。

10、不能看到善人被欺,就认为不能做善人。

11、《金刚经》说,假如受持此经的人罪恶大应坠落恶道,但因今生受人家的轻贱,他的罪业便都消除,而且可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

12、一方面消除罪业,另一方面种了成佛的因,这个利益非常大。

13、还有些人说:“忍让是软弱,你越忍让,人就越欺负你。

14、”这种看法也与佛教的观点相违背。

15、佛陀在《遗教经》上说,能忍的人是有力量的大人。

16、“大人”是指修菩萨行的人。

17、忍不是软弱而是力量。

18、这个力量就是指的能够感化别人的力量。

19、人格道德可以使别人受到感化。

20、这个人就不是小人而是大人。

21、社会上常讲:“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22、”本来是“无度不丈夫。

23、”被人错读成“无毒不丈夫,”让人误认为要“狠毒”才是丈夫。

24、“度”就是度量、气度。

25、没有度量的人不能称为丈夫。

26、“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是培养人们的容量,是很好的格言。

27、有人认为:“忍就是吃亏,我不愿意吃亏。

28、”佛教认为,吃亏是福。

29、我们不能贪图眼前一点小便宜。

30、贪图眼前的小便宜,将来就一定要吃大亏。

31、我们要用佛法来作为人生的指导,作为做人处世的准则。

32、这样,才能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33、害人就是恶。

34、害人等于害己。

35、所以学佛的人应该一切事情看得淡,要处处学吃亏,要有还债的想法。

36、我们早一天把债务还清,就有利于在修行中扫除障碍。

37、弘一大师说:“我不认识什么人是君子,做事情愿吃亏的就是君子;我也不知道什么人是小人,做事情到处爱占便宜的就是小人。

38、”这个标准很明确。

39、处处愿意吃亏的人是懂得利人的人;处处贪便宜的人就是自私自利的小人。

40、弘一大师举了一个例子:古代有一个道德修养很好的人,叫林退斋,这个人福报很好,儿孙很多。

41、他在临终时,儿子都跪在他面前说:“您要离开我们了,最后留点什么话让我们终生奉行吧。

42、”他说:“你们要学会吃亏。

43、”这正是他对儿孙的最大关怀,让他们懂得吃亏是福。

44、还有人说:“我生来就是这个个性,就是吃不得亏,受不得气。

45、”好象这个毛病没有办法改。

46、这种说法也是非常错误的。

47、修行就是要针对我们多生累劫的习气修。

48、如果不改掉这些习气,就不能学佛;纵然学佛,也得不到佛法的利益。

49、学佛就是要学舍,我们种种的习气,应该全部舍掉。

50、保留这些东西就是学佛的障碍。

51、障碍是自己制造的。

52、也有人说:“你欺负我,侮辱我,就是侮辱了我的人格。

53、人格是最重要的。

54、”从佛法的观点看,修菩萨行,忍受别人的侮辱,对自己的人格并没有影响。

55、不但没有影响,反而显示了我们人格的高尚。

56、前面举的那个禅师,忍受了一般人不能忍受的侮辱,他的人格不但没有受损失,而且更显示出他人格的灿烂光辉。

57、我们平常与别人发生争执,常常怪罪别人,总认为别人不对,忍不下去。

58、从佛教的观点看,我们应该检查自己,不应到别人身上找原因。

59、宣化上人教导我们:“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

60、”这个是我们做人做事,修行必须遵守的准则。

61、我们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言行,不是去修正别人的错误。

62、一件事即使别人完全错了,我们也应该检查、忏悔自己的业障。

63、星云大师有那么大的福报,与他待人处事那种宽阔的心胸很有关系。

64、他经常教导弟子,在待人处世上就四个字-—“你对我错”。

65、即使他诽谤我们,侮辱我们,他完全没有道理,也要相信三世因果绝对没错,肯定是在过去生中种有恶因,得罪了他,对不起他,今天应该忏悔。

66、所以,不能割断三世因果看问题。

67、还有一种人,明明是自己错,也不愿意认错。

68、他认为这样有损自己的威信。

69、这是错误的。

70、因为真正有威信,并不怕认错。

71、若真正能认错,威信才会更高,上面说的那位禅师处理那件事并没有损伤他的脸面,相反,他的形象更伟大,大家对他更加尊敬。

72、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保护他人,他做了很大的功德,感动了别人,教化了后人。

73、他的威信并没有受损失。

74、以上举出的这些,是我们这些凡夫都不可避免的习气。

75、归纳起来,有个根本的东西在作崇,这就是坚固的我执。

76、一切都有个“我”,就会生起憎恨心、我慢心、就种下了恶因,障碍我们学佛,障碍我们从死苦海中解脱出来。

77、阿弥陀佛!说这些让老实人继续老实被。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