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综合 > 正文

卖油翁最后一句是赶尽杀绝吗(卖油翁最后一句)

2022-10-26 15:20:41 综合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卖油翁最后一句是赶尽杀绝吗,卖油翁最后一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在最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卖油翁最后一句是赶尽杀绝吗,卖油翁最后一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在最新版本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中,加入了欧阳修的散文故事《卖油翁》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呢?宋代官员康肃公陈尧咨是一个十分善于射箭的人,有着精湛的箭术,而他也常常因此为傲,有一次他在家附近的场地练习射箭,有一个卖油的老翁一直放着担子,看着他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

2、看到有着观众,陈尧咨的表演劲头立刻上来了,他集中精神,射出去十箭,有八九箭正中靶心,然而老头却也不喝彩,只是微微的点点头,陈尧咨看见之后,不由得很是失望,他于是质问这个卖油的老头:“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没想到卖油翁却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更加气愤了,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然而老头却微微一笑:“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3、”说完,他便拿出一个葫芦,将其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

4、老头一边倒,一边说,我也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熟能生巧而已,因此陈尧咨也释然,笑着让他离开。

5、这篇文章讲的是熟能生巧的道理,然而教科书上却少了韩愈写下的最后一句:“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教科书为何要移除《卖油翁》最后一句?专家会告诉你,这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6、韩愈原话的意思为:“这与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有什么区别呢?”因此去掉的道理,就是在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两个故事里面了,而专家也给出了解释,那便是会误导中学生,“庖丁解牛”的故事同样上了中学课本,这没有什么不容易理解的,关键就在于“轮扁斫轮”故事所蕴含的哲理了。

7、其讲述了什么一个内容?轮扁是齐国一个有名的工匠,齐桓公在堂上读书的时候,轮扁却在堂下砍木头制造车轮,齐桓公读得津津有味,轮扁却走上前来说到:公读的是什么书啊!齐桓公则回答:“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

8、轮扁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去了。

9、”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10、”齐桓公不由得十分生气,说到,我读书你一个工匠怎么可以随便议论?今天说不出道理就要将你处死。

11、然而轮扁却不慌不忙的讲到:砍削(木材)制作轮子,轮孔宽舒则滑脱不坚固;轮孔紧缩则轮辐滞涩难入。

12、只有不宽舒不紧缩,才能手心相应,制作出质量最好的车轮.。

13、这里面有规律,但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14、因此我无法将手艺传给儿子,一直到70岁还在做车轮。

15、至于古人他们的精华,其实早就在离世之后一起消散掉了,那么您读的自然也是糟粕而已。

16、齐桓公听说之后无言以对,只好放了他。

17、从如今来看,轮扁说的这番话有道理吗?当然不是正确的,书籍是人类传承知识最为重要的工具,更不是什么糟粕所在,其实庄子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会心之意,言外之意,往往是文字所难以描述的,但是中学生很难体会其中的奥妙,很有可能简单粗暴的误解为“书中遗传全乃糟粕”,因此韩愈的这句话从教科书中去掉也就可以理解了。

18、最后一句是,“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19、这句之所以被移除,是因为文学家认为,欧阳修写这一句是为了讽刺陈尧咨,说他和庖丁、扁轮没有区别,而扁轮斫轮这个故事容易让人误解为读书无用,实践才是真理,所以最后把“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一句给删除了。

20、《卖油翁》最后一句暗含这要反叛朝廷,路过的一位书生发现后便擦掉了,所以《卖油翁》少了一句。

21、因为最后一句有没有对于故事没有影响,因为康肃公送走卖油翁以后故事就已经结束了。

22、很多版本为了不影响学生的理解,就会把最后一句“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去除。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