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综合 > 正文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师说原文及翻译朗读,师说原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师说作者:韩愈朝代:唐代出处:《昌黎先生集》作品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7、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8、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9、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12、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13、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4、”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1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16、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17、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18、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1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1、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3、白话释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24、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25、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26、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27、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28、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29、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30、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31、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32、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33、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
34、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35、”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
36、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37、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38、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
39、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
40、”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41、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
42、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43、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
44、贞元十七年(801),辞退徐州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的作者,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
45、此时的作者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
46、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后,却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学业;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
47、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
48、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49、作品鉴赏文学赏析文中虽也正面论及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和以什么人为师等问题,但重点是批判当时流行于士大夫阶层中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50、就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主要精神看,这是一篇针对性很强的批驳性论文。
51、文章开头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师道: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的标准(以谁为师)。
52、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作为立论的出发点与依据。
53、从“解惑”(道与业两方面的疑难)出发,推论人非生而知之者,不能无惑,惑则必从师的道理;从“传道”出发,推论从师即是学道,因此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4、这一段,层层顶接,逻辑严密,概括精练,一气呵成,在全文中是一个纲领。
55、这一段的“立”,是为了下文的“破”。
56、一开头郑重揭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
57、势如风雨骤至,先声夺人。
58、接着,就分三层从不同的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59、先以“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指出圣与愚的分界就在于是否从师而学;再以士大夫对待自己的孩子跟对待自己在从师而学问题上的相反态度作对比,指出这是“小学而大遗”的糊涂作法;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不耻相师与士大夫耻于相师作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智不及他们所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
60、作者分别用“愚”、“惑”、“可怪”来揭示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的不正常。
61、由于对比的鲜明突出,作者的这种贬抑之辞便显得恰如其分,具有说服力。
62、韩愈个人作品韩愈的作品非常丰富,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63、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64、门人李汉曾编其遗文为《韩愈集》四十卷,今有《韩昌黎集》传世。
65、《韩愈文集》的古本,以南宋魏怀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为最善;廖莹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遗文》(明徐氏东雅堂翻刻)最为通行。
6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师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愈【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
6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8、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69、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70、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1、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7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7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75、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76、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77、”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7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79、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80、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8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82、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8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84、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85、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86、【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
87、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88、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开。
89、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
90、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91、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92、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93、圣人圣明,愚人愚昧,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
94、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95、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学了,大的却丢了。
96、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
97、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98、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聚在一起嘲笑他。
99、问他们(为什么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
100、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耻辱;以官大的人为师,则被认为近于谄媚。
101、”哎!求师之道的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102、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
103、孔子说:“几个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
104、”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105、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106、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记都普遍学习,不被耻于从师的世俗限制,向我学习。
107、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送给他。
108、【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
10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10、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1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11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13、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11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1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1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117、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118、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19、”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12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12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122、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123、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124、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2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26、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127、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28、【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
129、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130、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开。
131、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
132、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133、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134、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135、圣人圣明,愚人愚昧,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
136、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137、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学了,大的却丢了。
138、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
139、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140、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聚在一起嘲笑他。
141、问他们(为什么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
142、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耻辱;以官大的人为师,则被认为近于谄媚。
143、”哎!求师之道的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144、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
145、孔子说:“几个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
146、”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147、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148、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记都普遍学习,不被耻于从师的世俗限制,向我学习。
149、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送给他。
150、【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
15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5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5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15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55、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15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5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5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159、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160、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61、”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16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16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164、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165、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166、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67、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68、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169、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70、【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
171、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172、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开。
173、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
174、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175、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176、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177、圣人圣明,愚人愚昧,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
178、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179、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学了,大的却丢了。
180、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
181、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182、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聚在一起嘲笑他。
183、问他们(为什么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
184、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耻辱;以官大的人为师,则被认为近于谄媚。
185、”哎!求师之道的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186、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
18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
188、”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189、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190、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记都普遍学习,不被耻于从师的世俗限制,向我学习。
191、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送给他。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
- 2022-09-04 硬盘版是什么意思(大家知道吗)
- 2022-10-10 哭过才知道爱过图片(哭过才知道爱过)
- 2022-10-08 天线宝宝西游记头像(西游记头像)
- 2022-07-29 七月未央什么意思(七月未央啥意思)
- 2022-11-27 曹恩玉个人资料简介(曹恩玉)
- 2023-01-08 成熟男人的网名五个字(成熟男人的网名)
- 2022-08-08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的意思是什么(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原文及译文)
- 2022-12-13 空气压缩机哪个品牌好(空气压缩)
最新文章:
- 2023-03-09 不灭火打一字(不怕火打一字)
- 2023-03-09 大千医药招商网址(大千医药招商网)
- 2023-03-09 卡坤的火炉使用券有啥用(卡坤的火炉使用券)
- 2023-03-09 劳动关系管理师考试时间(劳动关系管理师)
- 2023-03-09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翻译是什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翻译)
- 2023-03-09 里弗斯不再担任快船队主帅了(里弗斯不再担任快船队主帅)
- 2023-03-09 大学生四六级准考证打印入口官网(全国大学生四六级准考证打印入口)
- 2023-03-09 全启式安全阀和微启式安全阀的区别(全启式安全阀)
- 热点推荐
-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