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综合 > 正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玉不琢)

2022-11-10 09:45:32 综合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玉不琢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玉不琢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译文:如果玉不精心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

2、出处:战国时期乐正克《礼记·学记》。

3、原文节选:玉不琢,不成器。

4、人不学,不知道。

5、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6、译文:玉石如果不加琢磨,就不会成为可用之器;人如果不通过学习,就不会明白人生宇宙的各种道理。

7、因此古代的君主在建立国家、统治百姓的时候,总是把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

8、扩展资料玉与人的“关系"共同之处:两者都要“加工”,否则不成大器不同之处:玉不雕琢,不会失去本性;而人则不然。

9、琢:雕。

10、道:道理 常德:固有的特点,本性。

11、 害:妨碍;影响 念:思考 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

12、比喻人不经历磨难,难以成才。

13、《礼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14、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乐正克。

15、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

1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玉不琢不成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记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

17、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18、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

19、《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

20、”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21、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

22、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磨制作成为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

23、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

24、(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玉不琢磨,不能制成器物;人不学习,不会懂得道理。

25、然而玉这种东西,有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磨制作成为器物,但也还是玉,不会受到损伤。

26、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

27、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