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综合 > 正文

崔颢的诗风(崔颢)

2022-11-10 15:10:38 综合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崔颢的诗风,崔颢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一分钟了解崔颢崔颢,汴州(开封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崔颢的诗风,崔颢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分钟了解崔颢崔颢,汴州(开封)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

2、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3、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 崔颢,少年时代居住在开封。

4、关于他离开家乡,赴长安科考,得中进士的时间有多种说法,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内注,“唐司勋员外郎崔颢开元十年进士”。

5、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说他“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

6、明正德十年刻《崔颢诗集》则注“开元十二年姚重晟下进士”。

7、不论哪个说法正确,崔颢中进士时也不过是18岁~20岁。

8、(据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的说法,他认为20岁左右中进士已很年轻,18岁左右未免小了一些,所以闻先生说崔颢的生年可上推至公元700年左右。

9、这就是本文开头将崔颢生年704年打上?的原因。

10、)这也就是说崔颢最迟是20岁离开故乡汴州去长安赶考的,然后他在外地漫游20年,再到京都西安居官。

11、而在故乡开封,除青少年时期外,时间是很短的。

12、在他所遗的诗篇中,只有一篇是写他回乡的,《晚入汴水》:“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

13、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

14、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

15、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16、”(诗中第一句楚,指楚州。

17、唐时楚州,治所在山阳,即今江苏淮安县。

18、故由淮安回开封,始有溯汴水而上之说。

19、)从诗意看,崔颢还是思念故乡,并有回乡归隐、急流勇退之意的。

20、然终因他功名心切,仍然回到长安,死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未得返回故里。

21、这可能正是崔颢的故事在开封流传不多的主要原因。

22、但作为开封人,在做大做好文化产业的今天,我们还是应该对崔颢有一个全面、正确、恰当的认识,并给以适当评价的。

23、崔颢(hào)(?—754),汉族,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

24、《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25、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26、[1] 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

27、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

28、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

29、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

30、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31、”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32、然行履稍劣,好(蒱)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

33、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

34、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

35、”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

36、颢苦吟咏,当病起清虚,友人戏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遂为口实。

37、天宝十三年卒。

38、有诗一卷,今行。

39、(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他诗名很大,但事迹流传甚少,现存诗仅四十几首。

40、  我是看百度百科的,详细的你可以去看一下。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