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综合 > 正文

舒曼蝴蝶十二段解析(舒曼蝴蝶)

2022-11-16 13:26:08 综合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舒曼蝴蝶十二段解析,舒曼蝴蝶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舒曼的《蝴蝶》创作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舒曼蝴蝶十二段解析,舒曼蝴蝶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舒曼的《蝴蝶》创作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标题的产生有些复杂,他同作品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作曲家乐思的象征。

2、乐曲是在作者喜爱的作家让·保罗的小说《青年时代》影响下完成的。

3、乐曲表现一个假面舞会的情景,通过一系列精致的小品,表现了狂欢节假面舞会那种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情景。

4、他的音乐取材于古老的德国民歌,旋律生动优美,富于浓厚的、典型的德国民间曲调特点。

5、每段都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展现了狂欢节舞会绚丽多姿的音乐内容以及各类人物的不同性格和心理活动。

6、前奏:舞会即将开始。

7、旋律要一气呵成的演奏,象征作曲家灵感一泻千里、奔涌而出。

8、弱奏要摒住呼吸,抓住每一个人的耳朵,最后一个音符要充分调动起大家所有的好奇心和兴趣。

9、一段:这段的八度要演奏的轻快流畅。

10、大臂放松,手腕灵活,手指贴键自由的移动运行。

11、演奏时注意轻盈、富有弹性,紧抓住圆舞曲的特点。

12、 二段:急板。

13、第一句双手并行向上急奏的琶音,手指的触键面积要大一些,手指要带一定的重量。

14、第二句下行的八度不需要用太大的力量,指尖力量集中于一点,快速下键。

15、 三段:开始时,左右手交替出现象征“大皮靴”的连续八度重音。

16、演奏时整个手臂、手腕、指尖应成为一个整体,垂直落键。

17、触键后应有弹性,不僵硬。

18、 四段:旋律温柔含蓄,音色柔和。

19、整个大臂的感觉要很轻,像飘浮在水面上一般。

20、虽然此句需弱奏,但是声音不能朦胧、模糊。

21、指尖要保持和键盘的密切接触,要有亮点。

22、 五段:此段中间出现的和弦与歌唱性的旋律形成强烈的对比。

23、和弦的演奏一定要有爆发力、反弹力,使声音充分的扬出来。

24、 六段:前七小节的两个和弦的联奏,要用一个动作完成。

25、第一个和弦弹下去后,手指顺着键盘滑下来,带起弹第二个和弦。

26、 七段:第一句好像是主题的变奏。

27、第二句旋律在高声部,弹奏时重心放在4、5指上,指尖的重量互相转移,低音部分采用贴键弹奏。

28、 八段:第一句雄壮、有力,随即恢复了典雅的舞蹈。

29、第二句中的舞蹈刻画,运用了玛祖卡节奏特点。

30、 九段:第一句的十六分音符演奏时,下键速度要很快,指尖集中,声音明亮、晶莹、玲珑剔透。

31、第二句和弦要运用腕部的弹性,有爆发性。

32、 十段:常见的圆舞曲。

33、前十六小节,和弦快速触键,大臂力量完全弹到底。

34、声音力求达到乐队的恢弘效果。

35、 十一段:人们跳起了欢快的波罗乃兹。

36、夜色渐渐深了,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了夜莺婉转的歌声。

37、一、三段铿锵有力的舞蹈节奏与中段飘飘然的简朴动人的慢板曲调构成了较为完美的小品段落。

38、 十二段:随着黎明钟声的敲响,一切都仿佛消失了,一片寂静,曲终人散。

39、《蝴蝶》是一部学习浪漫派演奏手法的好教材。

40、它对于触键、音色、音乐形象的表现等方面的训练,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41、舒曼的音乐虽然没有那种压倒一切的巨大的力量,却是如此地深刻细致,精雕细琢。

42、他那梦幻似的吟唱具有沁人肺腑的感染力,深深打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43、《蝴蝶》op.2写于1829—1831 年间,是舒曼最早的杰作,其特点是优美的散文形式。

44、全曲由一个六小节的序和十二段小曲组成,每段的标题是:《化装舞会》、《巴尔特》、《布尔特》、《假面》、《维娜》、《布尔特之舞》、《交换假面》、《招供》、《愤怒》、《卸装》、《急忙》、《终场与踏上归途的兄弟们》。

45、“蝴蝶”之名,是来自舒曼读过的一部小说,小说的最后一章叫《幼虫之舞》,写的是一个假面舞会的事;舒曼有感于书中主人公的情感,想象着许许多多蝴蝶从虫蛹里蜂涌飞出,如同他心里飞奔而出的乐思——这就是《蝴蝶》的得名。

46、十二首小曲中的人名都是小说中人物的名字。

47、音乐本身都是快慢不等的三拍子,类似圆舞曲和波兰舞曲的风格,整体上是假面舞会的热闹、生动、嬉戏的气氛。

48、有些段落也有轻盈飘动,如同蝴蝶翻飞的形象。

49、每个曲子表现各自的主题,表现手法,曲式及不同的表现情绪。

50、《蝴蝶》的创作开创了音乐历史上又一重要的器乐体裁,就如同读一篇优美的散文在无比浪漫的意境中更能体会到的是作品"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底蕴。

51、我承认我是复制的,但这一部分确实是小说的内容,文学的角度。

52、 序奏 D大调以分散主和弦音型为主,像韦伯的《邀舞》,也让人联想到肖邦的《第一叙事曲》,这几小节简短的音型,让人感觉舞会马上就要开场了!第一首 D大调引让保罗的文学情节:瓦特踏出小屋向上帝祈求,让他能够再觉得快乐;他觉得好像一个好名的英雄,正踏入他的第一场战役(爱情战役)第二首 降E大调-降A大调文学情节:穿过他一生所追逐的迷途,他走进那间普恩其厅,那间他用来开舞会的大厅.................他没有看见维娜,也没有看见伍特。

53、最后,因为要检查旁边那间屋子,不意来到人群汹涌、声浪交响的大厅.....................充满了像锯齿样的东西,锯来锯去的!第三首 升f小调小说情节:最吸引他的是一双到处滑动的巨型靴子,它会自己穿上卸下!第四首 升f小调小说情节:“希望”很快的转身,一个揭去面具的牧羊女来了,还有一个清纯的女尼带着半个面具,有九轮樱的花香! 1-16小节以轻巧亮丽的八度旋律带出三位迷人的女士!大家可以感受下第五首 降B大调小说情节:现在它独自站在这个沉默的少女旁边,约有一秒钟,她的脸从半个面具下,露出迷人的笑容,仿佛含苞待放的玫瑰和百合,从花蕊里绽放似的。

54、他们彼此望着躲在面具后的脸,仿佛来自遥远国度的两个陌生精灵;又有如日蚀中的星辰,灵魂望着灵魂,是如此的遥远................第六首 d小调小说情节:你的华尔兹,回旋于大厅中,几乎是模仿的动作...........有些像马车夫的水平运动,有些像是登山者的垂直运动。

55、 1-6小节节奏重音移到第三拍,带出奇特的d小调圆舞曲,并正规的结束在F大调上,仿佛一方面描绘湘保罗小说中的舞步,一方面生动的呈现舞会中饮酒作乐、高谈阔论的喧哗景象!第七首 f小调 非常单纯的小说情节:他摘掉他的面具,在他的眉宇和言谈间显露着一种奇怪的干涩和帜热..............但愿你内心的愿望得以实现,不管是大是小,都希望让你快乐,只要你能恳切的祈求!第八首 升c小调-降D大调小说情节:好像一个少男摸著名作家的手:他也像蝴蝶的翅膀轻轻的摸着维娜的背。

56、然后,起身离开一段距离,仔细端详那张生动的脸!第九首 降b小调小说情节:这个我只能这么回答你:“很高兴............所以快点吧”瓦特好不考虑的回答!第十首 C大调小说情节:当瓦特进来的时候,他觉得每个人都注意到他换了个面具。

57、有些女性发现,在花后面的“希望”换上了棕色的头发,瓦特的步伐也变小了,女性化了,正好适合“希望”。

58、但接着他忘记了自己,大厅以及所有的事情,因为伍特出现,并和维娜共舞着如画的舞曲。

59、....................舞曲结束后,伍特急促的伸出双手画十字,飞耀的上下滑动。

60、越来越多的波兰诗琴不见了,只有微弱的语言--犹如来自远方荒岛上的蝴蝶迷失在大海上,也仿佛奇特的云雀歌声在晚夏喃喃下沉!第十一首 D大调无小说情节,此为一首壮丽愉快、多彩多姿的波兰舞曲,取材自早期的钢琴二重奏。

61、展现处迷人的愉悦气氛。

62、并仿佛将音乐带回甜蜜的梦幻中!第十二首 D大调当舞会达到热烈的顶点时,舒曼以德国民谣《老祖父之舞》,运用法国号五度进行做为最后的主题,象征瓦特在爱情战争中的胜利!。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