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站8

网站首页 综合 > 正文

盂兰节的读音(盂兰节)

2023-03-07 07:40:13 综合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盂兰节的读音,盂兰节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盂兰节即盂兰盆节,俗称鬼节...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盂兰节的读音,盂兰节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盂兰节即盂兰盆节,俗称鬼节。

2、盂兰盆节节期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的节日,也称盂兰盆会、中元节。

3、需要注意,一定意义上,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七月半祭祖节归民间世俗。

4、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慎终追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

5、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

6、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7、盂兰盆节的习俗烧包“七月半”(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节期,分别有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

8、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

9、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

10、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11、2、接老客邵阳人于农历七月十二前后“接老客”,于农历七月十五晚焚化纸包、烧香拜祖,曰“送老客”。

12、纸包内包有寸厚纸钱,纸包正面书祖上名讳,包好后须在背面书‘封’字。

13、十五当晚,焚烧封包越多,火势越大,表示家族越发兴旺。

14、盂兰节是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

15、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16、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

17、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18、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

19、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20、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

21、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这一天。

22、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23、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24、盂兰节 【简介】 盂兰节,即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在民间称为中元节、鬼节或七月半、麻谷节,是祭祀祖先、祭拜孤魂野鬼的日子。

25、在中国,最早举行“盂兰盆会”的是南北朝时以笃信佛法著称的梁武帝;到了后来,盂兰盆会依然盛行,只不过渐渐地由供僧转变为施鬼,目的是超度死去的亡灵。

26、宋代以后,三教逐渐融合,佛、道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了默契,其实,盂兰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本意是指“救倒悬”,佛经上说亡者的苦有如倒悬,应尽快解救。

27、由于汉文佛典使用汉文,因此也产生了望文生义的解释,认为“盂兰”为倒悬意,“盆”为食器,这一说法虽然不符合梵文的情况,但由於在汉文佛教界广为流传,故至今仍存在这样解释的情况香港那边 对鬼节的叫法。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